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朱钧徐妙锦

第两百五十三章 镇物!(1/2)

 “什么叫让他们烂在那里?”朱远章气的牙痒痒!

 “爹,你这样就没意思了,考教的是你,生气的还是你,做的不好还不许人说吗?”

 朱远章一滞,也沉默了,是啊,他最是记挂乡亲们,可到头来却是如此。

 早就被骂死了。

 徐妙锦三人都吓坏了,没想到朱钧胆子这么肥。

 一个劲儿的给朱钧使眼色都没用,都快把徐妙锦给急死了。

 朱远章叹了口气,摆摆手,“你接着说。”

 “爹,您本意让富商过来,还不是为了兴隆凤阳,让咱老家的乡亲也过上繁荣富裕的生活?

 可是咱骨子里还是抑商,打压商贾的。

 您尚且如此,可想凤阳当地的官员了,哪里还会管他们死活。

 只是想着圣天子要让他们如何,他们就该如何,是万万不敢违抗的。”

 说到这里,朱钧就不由想起了另一个凤阳中都,耗费巨资,历经多年,最后还是弃用了。

 他曾经去过考古现场,那是比南故宫更加宏伟的都城。

 只可惜全都做了土,他心里其实是万分惋惜的。

 “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人呼?给地也只是为了让他们建立工坊,免税也是一种吸引和笼络,给名声,也是让他们对凤阳有归属感。

 就好比苏州的织造,谁都知道那里是织造的圣地,可凤阳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

 若是我,那几千个富商,分门别类将他们的生意分类,然后在城外做规划,组建一个巨大的工业园区。

 到时候整个凤阳都会受益,因为他们首先录用的,一定是凤阳本地人。

 百姓有了工作,就有月钱,有钱了就能提高生活水平,就如我之前说的,民生经济都会提高。

 而商业运转,带来的,可不只是钱财,还有人流和名气。

 一旦工业园区落实下来,那些钻进钱眼里的商人有利可图,还需要咱去抓他们过来?

 怕是会求上门来想要在这里做生意。

 给他们名,不需要给他们什么员外郎之类的,这东西如果给多了,就不值钱了。

 但是可以给他们立碑,在工业园区外竖起来,供人仰望。

 品德优良的富商,还可以让他们入县志。

 定期让官府组织茶话会,听一听这些商人的意见。

 有困难就解决困难,而不是解决提出困难的商贾。

 这对我们而言有什么损失吗?

 并没有。

 难道商人就不是咱们大业治下之民了?

 我们给与治下之民厚待,有问题吗?”

 朱钧的反问让朱远章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猛的反应过来,“这个同你之前说的,是首尾呼应的,他们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与不是?”

 “是!”朱钧点点头,“如此一来,商贾知道上面有利好的政策,又看中他们,必然就不会生出离开的心思。

 就算离开,也会在这里留下产业,那同样是照拂当地百姓。

 百姓有钱了,凤阳繁荣了,连带着周围的水平都会提高。

 说句难听的,到时候组建茶话会,让这些富商捐款,都足够雇佣百姓修建中都了。

 大不了给他们再立碑,给子女蒙荫,入个县志,让他们也尝尝流芳百世的甜头。

 这些都是治下之民的孝心,为何要拒绝呢?

 再者,凤阳繁荣了,还怕收不上税?

 还怕那些百姓在中都建筑里下镇物?”

 话落瞬间,朱远章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是谁告诉你有人在中都建筑里下了镇物的?”

 朱钧猛地一惊,这才反应过来,这里不是大明。

 据说大明中都废除,不单单是因为凤阳难以发展,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有人对中都建筑动了手脚,“下了镇物”。

 建设中都的工程工作量大,但是都没有给工人徭役工钱,这些被迫调来干活的人心中十分不满,在建设宫殿时,埋下了诸如纸人等诅咒性的东西,以此希望来给将来居住者带来坏运气。

 那中都里外三道城墙,甚至用铁汁浇筑过,无比的坚硬,想要拆除难如登天。

 老朱也自知理亏,又是自己乡亲们,于是只能放弃了中都,白白浪费了无数人力物力。

 想要衣锦还乡的愿望也彻底落空了。

 朱钧暗骂自己嘴快,于是飞快的补救道:“此前有好些凤阳的流民逃难到京城,私底下就有人说这件事,真假我可不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