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379章 谁更执拗(1/5)

  第381章谁更执拗

  御汤九龙殿。

  温泉水面上起了氤氲,香炉中冒出烟气,使得整个内殿有些雾蒙蒙的。

  御榻上,汉白玉的雕像一动不动,御榻后方,一名老宦官正坐在毯子上,听着王忠嗣冗长的话语,手执毛笔做着记录。

  王忠嗣的是朔方、河北的一些事情,不时提到突厥、契丹,冒出一些拗口的名字。

  “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已经死了,他的儿子磨延啜继位。臣以为,阿布思北逃之后,若不是投靠回纥,便要投靠葛逻禄。这些年,回纥对葛逻禄的掌控大不如前,致使葛逻禄自立叶护,恐要引出乱子来……”

  声音很孱弱,老宦官听不懂这些,头越来越低,渐渐像是要睡着过去。

  有一名宦官悄然从后庭走了进来,脚步比猫还要轻,递了一个卷轴过来。

  老宦官接过展开卷轴看了一眼,稍稍清了清嗓话。

  “朕知晓了。”

  十分怪异的一幕便出现了,从老宦官嘴里吐出声音竟与圣人有八分相似。若隔着屏风听着,仿佛是御榻上的汉白玉像开口了一般。

  但一直以来真正想杀死他的、能杀死他的,本就不是表面上这些。

  “谢陛下。”王忠嗣早有这等心理准备,“臣遵旨,往后万不敢以王忠嗣之名示人。”

  “计划都顺利?”王忠嗣问道。

  他喉头滚动了两下,喃喃问道:“我最后……见到圣人了吗?”

  “河东之地,襟带河汾,翼蔽关洛,不论东向河北、南下中原出兵,皆居高临下,可谓雄胜,故而非心腹忠臣不可倚任,臣请殿下,万不可轻与安禄山!”

  王忠嗣对这句话深有感触,道:“我从未畏惧过哥奴、杂胡、唾壶及其爪牙,更赖你几番出手庇护,那些宵之辈,还要不走我这条命。”

  “阿爷放心。”

  于王忠嗣而言,这是一个死结;可在薛白看来,只要解决掉李隆基,这死结也就解开了。

  毫无语调起伏的声音传来,王忠嗣听了,心中一阵失落,原本酝酿着的千言万语也就咽了回去。

  有几息工夫,王忠嗣眼睛里显出欣慰之色,很快黯淡了下去。

  这句话,他得颇为骄傲。

  “朕只盼你身体康健,长命百岁,旁事先不必多想。”

  王忠嗣本是无力理会女儿的,眼睛睁了一条缝,见到了站在屋中的另一道身影。

  一瞬间他像是被抽掉了精神气,无力地倒在软榻上,任人抬着他出去。过度的失血让他头晕得厉害,他想到自己尽力了,该交回去的担子也都交回去了,闭眼沉沉睡去。

  杀他的,是圣饶心意。

  一番突兀而激烈的劝谏使内殿的老宦官不知所措,唯再次应道:“朕知晓了。”

  薛白略略犹豫,目光落在王忠嗣灰败的脸上,答道:“见到了。”

  “王忠嗣……已经死了啊。”

  王忠嗣脑子里想着在御汤九龙殿里听到的最后几句话,眼中所有的光彩逐渐褪去,漫不经心地道了一句。

  沉默了一会之后,他叹息着问道:“连累你了吧?”

  他非常希望能够向圣人证明他的忠心,并劝谏圣人提防安禄山,以免往后皇位过渡时下出大乱子。此时听薛白的法,应该是成功做到了。但,他内心深知却还是不能完全放心。

  唯恐王忠嗣起来没完没了,他连忙照着那卷轴上的内容读起来。

  “无妨,圣人暂时有些不信任我,早晚会好的。”薛白着,自嘲地摇了摇头,低声道:“这也不重要了。”

  其实,他已隐约察觉到九龙殿里那位似乎不是圣人,因为它冰冷得让他感受不到任何活饶温度与气息,可又不确定是否圣人就是那么冰冷。

  薛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哪怕他能救王忠嗣一千次、一万次,可只要李隆基心中的猜忌不除,王忠嗣就会像是梗在皇帝喉咙里那根刺,早晚还是要被拔掉。

  “如此来,我们做成了?”

  数年来被构陷、被排挤、被下毒、被刺杀,甚至这一次他已做好了必死的准备,终究还是在孙孝哲的刀下活下来了。如薛白所言,他绝不死在宵之辈手里。

  “阿训且退下,好生休养。但有桩难题,你让朕不好办啊。”

  屏风那边,王忠嗣忽然激动起来,像是要站起身,引得这边探头往外看的老宦官感到十分紧张。好在,王忠嗣虚弱并恪守臣礼,没有闯到内殿,而是支着胳膊,跪在地上。

  今日到最后,圣人还是杀了他。

  “能做的都做到了,自是成功了。”薛白顿了顿,继续道:“眼下,圣人已扣押了吉温、孙孝哲。安禄山派来献俘的队伍也已被控制住,接下来便要细查此案。”

  “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