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案件调查

第三十八章 武氏密文(1/3)

 崔阳点点头:“你放心,我在这儿守着。你们什么时候出来,我什么时候走。”

 邵百节微有动容,但还是道:“如果我们超过两个小时没出来,立刻将整幢楼封锁。等上面派人来。”

 我和周海都是一惊,默默地对视一眼。我知道我俩此时此刻想的都一样:这是要真出了事,谁也别救,随我们自生自灭的意思?

 崔阳脸色略略一凝,便再度点点头:“知道。”

 邵百节不再浪费时间,转头对我和周海道:“把通风顶盖再盖回去。”

 我和周海慢了一拍,才照邵百节说的做。通风顶盖一盖回去,电梯井里的自然光线刷一下全没了。

 周海正要打开手电筒,却被邵百节一拦:“等一下。”

 就在这时,我居然看到了东西。

 顶盖的边缘部分闪着点点蓝光,像是我们给合同盖章的时候,故意压着所有页面的边缘盖出来的效果。但是顶盖边缘的那些蓝光好像都是一些字。奇怪的是,每个字都像汉字,但我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周海小声地问:“这写的什么啊?鬼画符啊!”

 看来不识这些字的,不止我一个。

 这时邵百节第一个拿出手电筒,照在那些发着蓝光的字上。我和周海也随即打开手电筒。眼睛适应以后,即使有手电筒的光,我们也能看到那微弱的蓝光了。

 邵百节:“怪不得我们刚才看不到。当通风顶盖被挪开时,这些字就残缺了,只有把顶盖放回去,它们才是完整的,才能发生效用。”

 我心想:想得可真周到。

 周海:“这真的是字?可是……一个都不认识啊?”

 写字的人,有意压着边缘龙飞凤舞地写了一圈。我飞快地数了一下,有七个字。这七个字,全部都是它们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们。

 邵百节:“是字,但是不是我们通常用的汉字。”

 周海听得满脸都是问号:“什么叫不是我们通常用的汉字?”

 我倒是有点儿懂了:“您是说,这些字是某种密文?”

 周海还是听得稀里糊涂,邵百节倒抬起眼皮瞧了我一眼。

 周海:“密文?”

 我:“据说古代的日本忍者有一种自成体系的密文,就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再结合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排列,改造出来的新式汉字,可以算是一种密码。如何解读,已经失传了。”

 周海:“这就是那什么忍者文字?”

 我:“不一定,我就是举个例子。”

 邵百节:“这是武氏密文。”

 我脑中灵光一动:“武氏?武则天的武吗?”

 邵百节不禁又看我一眼,这一眼的时间明显比刚才长。

 周海看一眼邵百节,便也跟着他看向我:“关武则天什么事?”

 邵百节不说话,我知道他是在等我说。

 “女皇武则天曾经造过字。”我说,“据史料记载,当时一共造过一百多个字,最有名的就是后来她用来当作名字的‘曌’字,日月当空。除此以外,基本都没有流传下来。”

 周海恍然大悟:“这些就是武则天造的那一百来个字里的。”

 我看向邵百节,他还是不说话,我只好继续猜下去:“恐怕……造了不止一百多个字吧?”

 周海哦的一声:“难道她是造出一整个新的汉字体系来了?”

 我:“这也不一定。虽然汉字总数超过八万,但最常用的字只有两千多到三千多。她只要造出两三千字,就足够了。”

 我向邵百节征询道:“老师傅你说呢?我真猜不下去了。”

 邵百节好像微微地点了个头:“目前,武氏密文我们一共搜集到三百多字。但是有可靠的资料可以证明,武氏密文创建之初就有2185个字,再加上数代以来的完善、改进,总数应在2700字之上。”

 周海很是惊讶:“那史料上说只造了一百多个字,还失传了,是怎么回事?”

 邵百节:“那只是掩人耳目。我们现在说起武皇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很了不起,但在当时被称为革命。革命原来并不是一个好词。李唐一脉还是很强大,也很得人心,所以反对武皇的势力层出不穷。武皇当然也会培植自己的势力,明里暗里双管齐下,剿清敌人。她从一开始就打算创造密文,专门用来和亲信传递消息。”

 周海明白了:“这些密文就通过武氏族人,以及那些亲信暗暗地流传下来了?”

 邵百节:“对。”

 “而且武氏密文在后来的使用者里,”他用手电筒一一照过那七个字,“发生了新的进化,成为独树一帜的符咒。使用这个符咒的流派,我们还没能挖掘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