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为什么不写了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权力斗争(2/4)

,使得运输兵员辎重不受威胁,水师已经集中力量将高句丽沿海港口扫荡了一遍,为数不多的高句丽水军早已全军覆没。

 眼下水师所至之处,无敌人一兵一卒可以威胁。

 一旦水师完全掌控浿水水道,可将平穰城以及新建数十年的新城一分为二,彼此不能呼应,则唐军自可分别从容包围,集中力量将浿水北岸的平穰城攻陷,则南岸的新城不战自降。

 水师之威,诸人尽皆亲眼目睹,数十艘舰船横在水道上一阵齐射,足以使得天摇地动、山岳崩塌。

 若是有足够的火药与弹丸,或许仅只是水师自己就可以将平穰城夷为平地。

 毕竟开战之初,房俊便曾提及过那等战术,由水师直接溯流抵达平穰城下,以火炮轰击,彻底摧毁高句丽之军政核心。路上大军兵分数路将其各地之残余军队扫荡一空,数月便可覆亡高句丽全境。

 只不过当时这个战术被所有人反对,因为如此以来,东征最大的功勋就将被水师所获取,这是各方势力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那么到了现在,到底要不要水师参预进来,直接控制浿水水道,以火炮轰击平穰城?

 ……

 这个时候,大家虽然对于水师参战心有不甘,却也并未固执己见。

 都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自然明白战争之上充满着太多的意外以及不确定,万一大家继续排斥水师结果陆路进攻却不能奏效,反而靡费粮秣耗损军械甚至损兵折将,那么这个责任谁来背负?

 尤有甚者,此刻兵临平穰城下却不代表已经取得最终之胜利,前隋三度东征都铩羽而归,足见高句丽之强横战力与坚韧民风,万一稍有疏忽导致功败垂成、大败亏输,那可如何是好?

 若是当真有那一天,暴怒的李二陛下会将他们这些人一个一个的揪出来扒皮抽筋拆骨熬油……

 所以,只能由李二陛下去决定。

 ……

 然而李二陛下环视一周,见到诸人之神情?    又岂能不知这些人心中所想?

 大家都害怕万一平穰城之战未竟全功,担负不起这等如山之责任,可若是准许水师参战?    以水师之战力定然获取极大之功勋?    甚至平穰城之战的首攻被水师抢走都有可能?    大家又都不甘心……

 李二陛下嗟叹一声,心中有些恼火。

 这就是世家门阀之危险,因着自身之利益拉帮结派排斥异己古已有之?    此乃人性?    不足为奇。然而似眼下这般诸多推诿、各有谋算,大战当前却依旧只顾着一己之私,便是门阀所形成的痼疾。

 门阀眼中唯有利益?    绝无忠义。

 不将门阀之祸消弭干净?    朝堂之上便始终陷于内耗?    帝国纵然一时强盛?    根基却始终不能稳固。稍有动荡?    便会引发极大之变故?    致使眼下之繁花锦绣一朝衰败,强盛之帝国轰然崩塌。

 门阀,实乃帝国之祸根矣!

 沉吟半晌,李二陛下才冷声道:“大军围攻平穰城,所耗费之辎重军械、粮秣兵员无数?    水师运输补给之任务艰巨?    还是让其保证水道之畅通?    勿要耽搁后勤之输运吧。”

 眼下命水师参战容易?    可万一军中各个派系因此心有不甘,进而起了龌蹉,岂非使得大战陡增变数?

 故而?    李二陛下也只能忍着怒气做出这等抉择。

 心里尤其对李绩不满,汝甚为宰辅之首,便不能一心为门阀派系谋利益,这种时候自应当挺身而出替君王分忧,一直耷拉个脑袋不声不响算怎么回事儿?

 一众武将赶紧齐声道:“陛下英明!”

 李二陛下哼了一声,摆摆手,道:“都退下吧,各自归队,敦促兵卒加快速度,尽早抵达平穰城下,早已攻陷平穰城!”

 “喏!”

 大家都知道李二陛下心里有火气,不敢多说话,领命之后鱼贯退出车厢。马车放缓速度,一众将领从马车上跃下,各自的亲兵早已牵着战马迎候,上马之后便赶紧奔回各自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