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为什么不写了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隐患(2/2)

权之下,一道圣旨即刻尽数剥夺。

 门阀之死生,尽握于中枢之手,就算有人敢谋逆造反,也势必被朝廷大军顷刻之间剿灭……

 天下门阀数百年积攒之底蕴将会一朝尽丧,后果实在是太过可怕。

 这是一个理论上有可能存在的巨大隐患。

 而这一点,长孙无忌心中也早有警觉,不过在他深思熟虑之后,却认定这一幕必然不会发生。

 “东宫断然不敢如此,太子本就得不到天下之认可,加上此番兵谏,使其威望降至前所未有之地点,天下谁人心服?一旦天下门阀尽皆反对太子,即便手中私军悉数葬送于关中,其蛊惑自家之奴仆、庄客奋起反击,也足以引发各地暴乱,天下烽烟四起。”

 他目光灼灼,对李承乾充满不屑:“想震慑天下门阀不敢走上谋逆之路,太子不行,李绩更不行,或许唯有陛下才行……而陛下已经绝无可能坐在太极殿中号令天下群雄,这一点你知我知,东宫也知。所以,你们的担忧全无必要。”

 就算李绩投靠东宫,只要敢于歼灭入关之门阀军队,就势必要承受天下各地门阀裹挟百姓造反之后果。到时候烽烟四起,大唐帝国彻底倾覆也不是全无可能……

 东宫上下并非一群蠢货,焉能看不到这一点?

 宇文士及被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好像自己的确是多虑了……

 不过他还是追问道:“陛下之情况……辅机你能够肯定么?我总觉得李绩的姿态太过诡异,不符合常理,唯恐其背后是否藏着什么更深层次的谋算,吾等今时今日之谋划,说不定就要坠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正如长孙无忌所言,想要震慑天下门阀不敢存有半点谋逆之心,太子不够资格,李绩更不行,唯有李二陛下才能做到那一点。自当年晋阳起兵,横行天下打下大唐半壁江山,到后来“玄武门之变”逆而夺取、登基为帝,直至贞观以来励精图治、夙兴夜寐,凭借超强之政治手段将这个庞大帝国推上盛世辉煌之道路,李二陛下的威望足以震慑天下。

 只要李二陛下还在,就无人敢于谋反。

 事实上,既然李二陛下不在了,关陇也只敢号称“废黜东宫,拨乱反正”,废黜太子扶立其余的皇子为帝,而不是堂而皇之的造反,谋求李唐江山,坐上皇帝之位。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肯定李二陛下却是已经驾崩,而眼下东征大军的一切都不是故布疑阵,另藏阴谋?

 长孙无忌心中一震,脸色变幻一下,一口咬定:“此事自然千真万确!若有半分不确定,你们以为吾会偷偷潜返长安,号令关陇猝然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