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第二百三十八章 集资义务修路(1/2)



  刘岩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在场的各位,沉声说道:“对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十几年前,我在玉清县通往长安镇能做到的事,相信在我们临元县也一定能做到!

  谁叫我们在临元县当领导呢?

  当领导就是要为人民办事,就是要付出,要奉献,而不是当官做老爷。”刘岩的目光果断而坚定:“在这里,我只能说,允许你们保留各自个人的看法。

  这件事情不需要表决,我也不强求你们统一思想。

  但是,我看准了的事,就一定要干。”



  刘岩说完,啪地合上笔记本,刚准备站起来,又接着说道:“这件事既然在常委会上已经决定了,就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执行。

  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必须一公里一公里按人头分片包干。

  必须切实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而且要有专人进行检查落实。

  在座的领导,首先从我刘岩开始。我拿出每个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带头执行。

  随后是在座的各位,各乡镇、各部委办局,一把手带头。

  谁违反了,或者消极怠工,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后果自负!”

  刘岩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为了解决临元县130多万人民的出行问题,和临元县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建设。

  并没过多考虑由此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他更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日后会给他的仕途,带来多大的麻烦和影响……

  第二天上午,县政协副主XI兼县粮食局长秦山来到刘岩办公室:“刘书记,我向你汇报一件事……”



  刘岩正在批阅文件,头也没抬。

  秦山站在他办公桌对面,似乎觉得有几分尴尬。

  又过了一会儿,刘岩说道:“什么事?说吧!”他仍然低着头,继续批阅文件。

  “关于集资和义务劳动修路的事……”秦山开了个头,没有继续说下去,目光停在刘岩身上。

  刘岩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秦山说道:“说下去,怎么啦?”

  秦山微微一笑,随即又收敛了笑容,避开刘岩的目光,说道:“大家意见比较大。”

  秦山又把目光移到刘岩身上,笑着继续说道:“尤其是离退休人员,他们坚决不同意!”

  刘岩手中的笔不停地摇动着,速度越来越快。

  当他的目光和秦山相遇时,一股剑一般的光芒射向秦山。

  不知为什么,秦山顿时感到一阵胆寒,全身颤抖着。



  “秦局长,你在粮食系统不是很有威信吗?”刘岩目不转睛地看着秦山,厉声说道:“恐怕是你的思想转不过弯来,想不通吧?”

  停了一会儿,刘岩接着说道:“首先,作为临元县的粮食局长,你必须和县委常委会议的精神保持高度一致。

  再说了,粮食局正副局长有多少人?难道每一个人都想不通吗?就没有一个能做做下面同志们的思想工作吗?”

  秦山听了刘岩的一番话,顿时觉得背上冒出一股冷汗,一时不知所措。

  秦山看着刘岩严肃的面孔,心里不禁打了个寒战:“刘书记,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怎么会不和县委主要领导保持一致呢?”

  “能保持一致就好!”刘岩一拍桌子接着说道:“老秦,我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临元这样一个大县、穷县,130多万人口,不解决交通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富起来?

  要解决交通问题,让国家拿那么多钱出来,根本不可能。

  我动员大家集资和义务劳动修路,是为了为国家分忧。

  老百姓供养我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为老百姓做出点牺牲?



  大家动员起来,做了好事,道路建好了,临元县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这也是为民造福吧!

  平时,每个人口头上都会说要为人民服务,现在要拿出实际行动,怎么就想不通了?”

  “道理大家也都懂,可是……”秦山为难地低下头。

  “可是什么?没有什么可是!”刘岩一字一顿沉声说道:“要做工作,思想工作要做,修公路必须如期进行。

  每一个单位分段包干的任务,必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

  我对你说吧!我们的秦局长,这叫想通了要执行,想不通也要执行。听明白了吗?”

  就在这个时候,刘岩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刘岩拿起电话:“喂……”

  听了电话那头说话的声音,刘岩的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

  “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必须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