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安宁楚楚

第两百四十二章文会五(1/2)

 长孙惊鸿捋着长须,着李辰安,一脸欣慰的笑。

 他的耳边全是那些少年们的掌声,还有他们激动的嘶吼之声!

 他不太懂诗词文章,但他知道,这些掌声都是送给李辰安的!

 那些激动的喊叫,是他们内心澎湃的表现,是他们对李辰安崇拜的发乎于心之举动!

 如此来,李辰安今夜胜局已定。

 当然,就算是他输了,本也无事。

 不过他能赢,当然最好。

 李辰安在这些热烈的掌声中并没有抬头,这孩子的心性很稳,很好,如此他才能去应对往后的曲折与坎坷。

 长孙惊鸿没有再下去。

 因为他还有一些事要做。

 他转身,挤出了人群,走出了文坛的门,背后的掌声渐渐变小,而后悄然无声。

 只有这夜雨,依旧在簌簌而落。

 他路过了文昌庙,想了想,又走了进去。

 他当然不会去拜文昌帝君。

 他来到了魏三居住的那处小茅庐……

 小茅庐的旁边有一颗桂花树。

 桂花树上挂着一盏气死风灯,还挂着魏三的尸首!

 他自尽了!

 长孙惊鸿眉间紧蹙,他了那具尸首,然后走入了那小茅庐中。

 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小桌几,还有一张小凳子。

 桌上燃着灯。

 灯旁有张纸。

 纸当然不是白纸。

 纸上有两行字:

 “世事如棋天注定。”

 “若寻根源云山行!”

 长孙惊鸿一直着这两行字,了许久,将这张纸用桌上的烛火点燃。

 灰烬随风。

 他走出了这小茅屋,了挂在树上的魏三,转身向皇城司而去。

 ……

 ……

 文坛的掌声已停。

 但载道楼里的气氛却变得愈发的凝重——

 虽然尚未知李辰安的那首词如何,可就凭着这掌声,就足以说明那首词之好,已得到了数以万计的学子们的认同!

 宁皇脸上的花又开了。

 却偏偏装着一副淡然的模样。

 “嗯,他既然开始写第二首了……你且下去,将他的第二首词给朕取来!”

 “奴才遵命!”

 然而这小太监并没有起来。

 他迟疑片刻才又说了一句:“皇上,奴才在、在李公子身边,听他低声说了几句话。”

 宁皇一捋短须,“哦……?他说什么了?”

 “他说、他说这破事真麻烦。”

 “他还说,也不知道皇上您需要多少首。”

 “对方有十六人,我且就做十六首!”

 这一家伙,被惊呆的就不仅仅是宁皇了。

 宁皇身侧的那位性子闲淡的丽贵妃这时候也抬起了头来,惊讶的张了张嘴儿。

 姬泰听闻了这句话也恍若在梦中——

 这怎么可能?

 他姬泰也是正儿八经的榜眼身份,他虽然做的事祸国殃民,但他的诗词文章还是极好的。

 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听,因为天下没有人能够在不假思索间,成词十六首!

 除非他真是文曲星下凡。

 就在这时,又有登楼声响起。

 比之前更加急促,就像战锤敲在了每个人紧绷的心弦上。

 显然是上来的小太监知道皇上期盼的心情,于是失了分寸。

 果然,这小太监双手捧着一张纸匆匆而至。

 “皇上……李公子第一首词呈上!”

 宁皇大喜,伸手一挥,“给朕送来!”

 站在旁边侍候着的御前公公常左青连忙走了下去,从那小太监的手里将那张纸接了过来,躬身送到了皇上的面前。

 宁皇坐在了龙椅上,接过了这张纸。

 他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很是激动的心情,视线落在了这张纸上。

 所有人的视线,在这一刻也落在了他的脸上。

 便见宁皇的眼睛忽的一亮,而后……那亮起的一抹光竟然渐渐熄灭!

 他的脸上渐起了悲戚之色!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脸上的悲色愈发的浓郁。

 他忽然抬起了头,却不是着他的臣子们,而是望向了这载道楼的穹顶。

 他闭上了眼睛,似乎在努力的控制着他内心中那悲伤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