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是朱元璋无错字精校版

第33章 姑娘(2/2)

r>
 五军都督府为大明兵家中枢,在职的武将都是军中宿将,帅堂之中又供奉着大明开国功臣的残甲!朱允熥朗声说道,大明以武立国,最重军功,为了激励大明男儿,孙儿请奏,在五军都督府外设大明英烈祠!

 英烈祠!朱元璋微微沉吟。

 而此时,帅堂中的武将们,分外动容。

 大明有个功臣庙,但是上面供奉的,都是国公郡侯等人,没有爵位的战死将领,是不够资格享受香火的。

 朱允熥此举,就是为了收取人心。

 孙儿请设大明英烈祠,为从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应汤和的邀请参加红巾军。)开始,为大明战死的将领有功士卒,刻名铸碑,享受人间香火供奉。

 大明开国至今,何止百战!先前天下未定,和大元打。一统天下之后,屡次出征塞外和北元打。

 赫赫武功的背后,是无数华夏男儿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名字见证了大明的武功,却成了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

 朱允熥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让他们的名字,被历史铭记。

 大明江山如画,那些在中原,在边关,在塞外战死的将士,他们也应该看到。建英烈祠,可敬前人,亦可激励后人。孙儿斗胆,请皇爷爷恩准!

 准!朱元璋毫不犹豫,大声道,建,就在五军都督府之外,让战死的儿郎们也看看,咱们大明的威风。说着,又对朱允熥点点头,这钱,从咱们爷俩的内库里出,这些人都是为咱们朱家死的!

 皇爷爷英明神武,明鉴万里!朱允熥小小送上一记马屁。

 臣等,谢陛下隆恩。武将们不会说话,翻来覆去就是谢恩。

 不过这次的谢恩,多了些壮怀激烈的味道。

 要谢,就谢咱大孙!朱元璋道,他比咱,更看重你们这些杀才!

 皇太孙仁德,臣等感激涕零!武将之中,李景隆率先喊道,天下将士若知,必感念太孙殿下的恩德,为大明死而后已!

 ~~~~

 与此同时,应天府的南城。

 几个锦衣校尉,簇拥着一个宫里的传旨太监,走在南城微微有些凌乱的街巷之中。

 好歹也是个兵马指挥,六品的官,就住这儿?

 传旨的地方到了,是个二进的小院,若是在老百姓眼里这地方还算不错,可是在宫里太监的眼里,就显得有些寒酸了。

 自古以来东富西贵,城池的南北方向住的都是没啥身份的一平民。

 传旨太监站在门口,看着巷子周边探头探脑看热闹的百姓,撇嘴道,咱家在宫里,以为当官的多威风,出来一看。嘿呦,这官让他当的!

 监身旁一个锦衣卫笑道,公公有所不知,这位赵指挥虽是个六品官,但是为人刻板廉洁,听说不该拿的钱,是从来一分都不拿!

 兵马指挥其实算是个肥差,京城之中蝇营狗苟的营生不少,兵马指挥正是管着这些东西的,若想要钱,大把人抢着孝敬。

 先敲门吧!太监尖声尖气,赶紧传了惠妃娘娘的旨意,咱们再去下一家!

 话音落下,一个锦衣卫上上前敲打门环。

 啪,啪,啪!速度不快,但是很响。

 谁呀?门里,传出一个银铃般的声音,显然是一位少女。

 可是南城巡阅司兵马指挥赵思礼的宅院!敲门的锦衣卫在外面喊道,宫里有旨意下来,快开门!

 可是,锦衣卫说了之后,门里却忽然安静无声。

 啪啪,锦衣卫又敲打几下,人呢,开门!宫里惠妃娘娘的旨意,让你们家.......

 吱嘎,大门上忽然露出一块四方形的人头大小的小窗,里面露出一张圆脸少女的真容。

 那副脸吹弹可破,白里通红。圆圆的小脸似乎有些婴儿肥,明亮的眼睛溜溜转,眉头轻皱,嘴巴微嘟。

 狐疑的眼光,不住在太监和锦衣卫的身上打量。

 宫里?娘娘?真是找我家?那少女疑惑着开口,露出一颗俏皮的小虎牙。

 谁敢拿这事开玩笑!敲门的锦衣卫没还好气的说道,姑娘快开门!

 ~~~~明天恢复三点前更新三章。。。。。

 就不一章一章的发了,不然大家都不爱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