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六十四章 河东道(1/2)

  建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风沙还在继续,天昏地暗,不辨天日。

  飞龙军一部牵着烦躁的马儿,步行抵达了云州。

  甫一进城,梁汉颙就问道。

  目前他只知道李嗣源带着雄捷军数千人及来自幽州的上万步骑东行,越过了方山,去向不明。

  随军的可能还有骑兵部队。但这些骑军的自由活动能力很强,如义儿、突骑、突阵、飞骑、云骑、亲骑等军,一会在这,一会在那,未必就跟着李嗣源走了。

  另外,野外还有大量契丹人、沙陀三部以及归属李克用的其他杂胡活动,很难弄清楚他们的具体行踪。

  王合说道。

  梁汉颙举起马鞭要揍他,这不是废话么

  氏叔琮禀报道。

  梁汉颙问道。

  氏叔琮答道:

  梁汉颙想了想,道:

  梁汉颙下令道:

  薛离大声应是。

  这般恶劣的天气,马儿躁动不安,发狂欲怒,骑马已是很难了。不过万一停了呢那就派上用处了。

  击败石善友耽搁了几天时间,鬼知道李嗣源跑多远了,风沙误事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没有风沙,你能这么快击败石善友,夺取云州,可能吗人家原地立寨,坚持个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做人不能太贪心。

  不过李嗣源也是运气好的。他若与石善友一起走,这会估计也全军覆没了。顶多坚持的时间长一些,但在后路被断,回不了云州的情况下,早晚还是死。

  梁汉颙又喊道。

  随军的行营判官、催阵使裴冠听了暗暗皱眉。

  州军、蕃兵、土团就是吃不得苦,大热天要发牢骚,大雨天不满意,大雪天不想动弹,风沙天气更是怨气冲天。

  裴冠哈哈大笑,但才笑了两声,也明智地闭嘴了。同时暗暗寻思,该上疏朝廷,在代北植树了。

  早年圣人治灵州,大修城池、房屋、别院、所需木材、都是从会州大雪山砍伐,运到黄河码头之后,制成木排,载运货物而下。到达目的地后,货物卖掉,木材拆散用作建筑材料。

  那时的哈思山,还是在植树造林的。虽然种的树似乎没有砍伐的多,但终究是在种,不是光砍完就了事。

  代北这鬼地方,最近二十多年战事频繁。从李国昌父子作乱时起,就乱得不得了。每次大军来去,都要大肆砍伐树木,却无人栽种。久而久之,就是这个鬼样子了。

  当然,裴冠也知道,责任不全在最近二十多年。事实上作为边防重镇,敌我拉锯之所,云州千百年来都这个样子。

  设立河东道之事,也是刚刚定下的,辖晋绛慈隰蒲五州--河中府罢为蒲州。

  原归关北道代管的朔、柔二州四县划入河东道。

  另外,云、新、毅、蔚四州若被攻取,亦划入河东道。

  当然,云州最近,地广人稀,行政区划可能会重新调整。

  云州只辖云中一县。新州也是一片荒芜,其属县都是前唐僖宗朝以来慢慢设立的,比如在纳降守捉城置怀安县,比如新置毅州文德县,比如在威塞军置新州永兴县等。

  年代很短,基本都是巢乱以后地方将帅请置,朝廷批准产生的。

  目前,云州辖云中一县;毅州辖文德一县;新州辖永兴、矾山、怀安三县--龙门县尚未设立,应在今赤城县龙关镇。

  氏叔琮说道。

  裴冠问道。

  氏叔琮说道:

  裴冠点了点头,道:

  从云州到新州,东西五百里的广阔范围内,居然就只有五个县,人口经过多年拉锯作战,也或死或

  跑差不多了,实在荒凉,不移民屯垦是不行的,难以恢复边防体系。

  按照政事堂最近一次讨论的结果,毅州将被罢废,下辖之文德县划入新州。

  云州将仿效之前的策略,在旧军镇的基础上设县。

  比如置高柳县,治清塞军;置天成县,治天成军;置夏昌县,治燕昌城。

  移民来源大体有四部分,一是关中京兆府百姓,二是河陇蕃人,三是蜀中民户,四是中原人口较为密集区域,如宋、曹等州。

  移民安置遵循先北后南的方针,即优先填充北边州县,再往南逐步扩展。

  之所以如此,还是考虑到军事形势。

  云州是雁门关以北最主要的军事重镇,但在云州附近,还有一系列的军事堡垒。

  清塞军、横野军、天成军、威塞军、纳降守捉城之类北边的军镇就不谈了。云州以南,还有神堆栅、黄花堆、桑干镇、金城及其周边小堡垒等设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