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处置手段(2/2)
邵树德决心扭转这种不正常的态势,因此在幽州大力清理户口、收缴甲兵、编户齐民、量口授田。
平州增设三县之后,便有了六个县,以后就老老实实种地吧,别想太多。
隔壁的蓟州也增设了三县,即徐无、昌城、土垠。
徐无县在后世遵化一带,昌城在唐山丰南西北,土垠县在唐山丰润左近,都是汉晋旧县,而今重设。
如此一来,蓟、平二州从原本六县之地变成了十二县,接下来就是狠狠清理户口,再造籍册,并安置移民了。
是的,移民的数量将会很庞大,因为邵树德根本不信任这些新近降服的蕃胡部众。他的,一是关西基本盘的民众,二是相对老实听话的河南百姓——呃,也仅仅是相对老实,突出二字。
整个开元盛世,蓟、平二州在户籍上仅仅只有四万多人口,但这可是后世的秦皇岛、唐山两地级市全部,外加天津、廊坊的一部分,才这么点人,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要知道,西汉时这里就有几十万人口了,邵树德觉得不整个二十万人出来,简直对不起这里的大片荒芜之地。
李绍业突然说道。
邵嗣武说道:李绍业惊讶地问道。
邵嗣武有些不满耐了,最近他的心中满是烦忧,心情不是很好,但依然最后一次回复了二人,只听他说道:
李绍兴不假思索地答道。邵嗣武说道:
要不说草原人落后呢。他们连培育牧草种子、提高牧草产量的概念都没
有,只知道逐水草而居,生产效率是十分低下的。
农学的人就是想告诉他们,同样是养牲畜,我有比你效率更高的办法。
种牧草和种麦子其实是一样的。麦田不打理,全是野麦、杂草的话,那收成同样很感人。农田种上优质牧草——且是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牧草——细心打理,可比你现在瞎几把放牧产量高多了,也能养活更多的牲畜。
听到邵嗣武这话,李绍业、李能二人面面相觑。
如果说夏军那强悍的战斗力让他们惊惧不已的话,那么邵嗣武刚才那一番话,则让他俩感受到了发自骨髓的绝望。
难道中原人还可以通过种植产量巨大的牧草,来养活远超草原的牛羊马驼?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草原很可能再无翻身之地了。
没人家有钱,没人家兵多,没人家武器好,如果连马匹优势也没了,怎么和人家打?难道全靠一腔蛮勇吗?或许可以,但难度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邵嗣武看了他俩一眼,道.
李绍业、李能二人无语。
邵圣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他看起来是在整个中原啊。
泥姑口就是后世的大沽口,位于幽州、沧州交界处。自晋以来,时有海船逆流而上,驶入河内,躲避外海风浪。
这是一处非常不错的航海出发地,部分降人发往此处,其实就是打算利用这里的航道,提高运输效率——理论上来说,船只也是会拥堵的,既然要往安东府发送大量府兵部曲,自然是任何港口都要利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