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刘璋

第1230章 下一步的战略(1/2)

 “启禀秦王,有了双边马镫和特制马鞍的帮助,骑兵在战马上也能如履平地!”

 “如今五万骑兵,已然能够熟练掌握骑射之法。只是准度,力度和持续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训练。”

 “如果秦公有命,中军五万将士能够随时听后调遣!”

 赵云面色严肃,言简意赅的将中军的训练情况如实汇报。

 不像有的将领,只报喜不报忧。

 也不像个别胆小之人,生怕自己说得太过夸大而惹来君上的质疑。

 “恩。。。还算不错。”

 刘璋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比较满意这份答卷。

 从称公建国再到如今称王,时间过去了一年有余。

 战役也从夷陵之战打响,到了今日赤壁之战结束。

 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能够让赵云说出敢于率军作战的话语,刘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子龙,这次马超和法正带回了不少大宛马,你可有什么想法?”

 赵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秦国的骑兵有北军和中军,总计十万大军。

 赵云长得不算俊美,想的自然也不会太美!

 不会觉得法正能够带回十万匹大宛马。

 毕竟强汉时期,大宛国王向汉朝进贡时一次才几百匹。

 刘璋这么问,赵云立刻就明白了是想询问战马该怎么分配。

 良久过后,赵云终于下定了决心。

 “秦王设立中军和北军之时曾经说过,北军为冲锋骑,致力于冲锋陷阵,撕破敌阵,与敌军展开正面搏杀。”

 “大宛马耐力十足,负重能力出众,对于身披重甲的北军来说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中军骑兵主要训练的是骑射而非冲锋陷阵,以机动性和灵活性著称,士兵皆以骑射作为训练方式和作战方法。”

 “中军将士个个身披轻甲,对于战马的耐力和负重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现有的战马也足以满足作战需求了。。。”

 言罢之后,赵云神色不禁黯淡下来。

 话虽如此,可谁又不想装备大宛马呢?

 现有战马的速度和耐力已经让中军有极为出色的表现了,一旦装备大宛马,那不是直接起飞了?

 刘璋心中感动至极,他又怎么会不明白赵云放弃了什么。

 将问题抛给赵云,目的就是为了让赵云主动放弃。

 总不能刘璋自作主张,将好东西全给了北军,中军连口汤都喝不上!

 不知道的还以为北军是亲生的,中军反倒是捡来的。

 此举,刘璋也颇为无奈!

 实在是大宛马太少了。

 法正虽然没有明说带回来多少,但是这个数量一定不会太多。

 刘璋估计装备北军都费劲,更不用说装备中军了。

 大宛马最优秀的是负重能力和再负重下展现的速度。

 这些对于中军来说,最多是锦上添花,达不到质变的效果。

 毕竟就算装备现有的战马,中军展开骑射敌军也追不上。

 但是对于北军来说就完全不同了,绝对是雪中送炭!

 从骑兵到战马的重甲刘璋早就打造好了,马镫,马鞍,马铁蹄也都准备好了。

 可是河西走廊和鲜卑战马根本无法负担这个重量。

 全世界,只有大宛马才行!

 一旦大宛马就绪,横行平原的重甲骑兵将会立即现世!

 当真是万事皆备,只欠东风了!

 从此之后,平原野战秦国将会成为无敌的存在。

 “子龙,你放心吧,大宛国已经完全臣服于孤。用不了多久,中军也能装备大宛马!”

 “到时候,中军既能骑射,又能冲阵,必将是孤麾下第一精兵!”

 刘璋脸不红,心不跳的做出保证,实则心中惭愧不已。

 战马产出需要周期,而且大宛马的产量一定不会特别高。

 这句话,纯粹就是安慰了。

 不过即便如此,十分清楚刘璋给自己在画大饼的赵云,还是十分感动的点了点头。

 刘璋的形象就是如此高大!

 一句话,就有让赵云效死的冲动。

 更何况屈屈一些大宛马。

 “臣多谢秦王!”

 “中军纵然没有大宛马,战力也绝不会亚于北军!”

 “日后秦王征战天下,请以中军为先驱!”

 刘璋微微颔首,眼中没有一丝质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