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刘璋

第1252章 吓坏群臣(1/2)

 杨洪,张肃二人谦虚了一番,最终由张肃来回答刘璋。

 “启禀秦王,凉州人烟稀少,归降的羌氐等异族,并不擅长耕种。”

 “经过鲁刺史的治理,目前凉州以郡兵屯田和俘虏屯田为主,少量的牧民也加入了屯田的序列。”

 “另外,鲁刺史也在大力发展畜牧业。”

 “总的来说,凉州目前能够自给自足,能够供养郡兵,维持州郡稳定。”

 刘璋轻轻点了点头,对于凉州的现状一来早有了解,二来还是非常满意的。

 鲁肃担任刺史后,一边收编异族百姓,一边打击不归附的异族。

 在这个空隙中,才能缓慢发展农业。

 凉州百姓混杂,连汉民都不以农业为主。

 可以说整个秦国,就属鲁肃最为劳累!

 目前凉州总人口看似超过一百五十万,可是羌氐等异族的人口占比远高于汉人。

 秦国同化异族的首要,便是异族与汉族共同居住生活。

 原则上来说,汉人基数应当高于异族才是最佳的先决条件。

 但是由于存在诸多问题,益州,雍州并没有往凉州迁徙汉民。

 一边平定不服从管理的叛乱,一边稳定汉民与羌胡等民众的稳定,一边还要注重同化异族,对其进行管理。

 刘璋深知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更深知发展凉州所需要面临的困难。

 因此在去年,陆续派遣了诸如阎圃,裴茂等能吏,以及许多益州,关中世族年轻子弟前往凉州。

 能力出众的,帮助鲁肃总揽全局。

 能力一般或者需要历练的,就下放到基层担任县令等等。

 得到人才补充的凉州刺史府,压力顿时大减。

 如今上报尚书台,已然是能够自给自足。

 凉州的突飞猛进,已然是非常了得。

 政务虽然全部交给尚书台,可是最终的决断权,依旧掌握在刘璋个人手中。

 尤其是刘璋身处长安城的时候,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查看政务。

 再有了贾诩,荀攸等人提前给出诸多意见,刘璋只需要择优选取。

 几乎很少有摒弃一切,单独给出决断的机会。

 因此在处理政务的效率上,完全令人咂舌!

 得益于此,刘璋对于秦国三州的总体情况,几乎也算得上了如指掌。

 今日借着徐庶提出的曹操赊借粮草的问题,刘璋当众让尚书台对各州情况当众做出简单的叙述,更多的是为了让群臣对于秦国的繁荣程度有一个新的了解。

 毕竟毫无征兆的汇报情况,在刘璋看来,有些显得太过刻意!

 由于刘璋准备举办的比武大会的缘故,让许多不理解的朝臣总是埋怨秦王刘璋浪费钱粮。

 如今在不经意间,让所有朝臣明白秦国的真实情况,以及极为骇人的富庶程度。

 也免得让刘璋过多解释耗费钱粮举办比武的种种原因。

 许多人,就算解释他也不一定理解。

 不如就直接了当的让他明白。

 秦国有的是钱粮,多到没地方放!

 刘璋有钱,可以随意挥霍!

 从历史经验来看,劳民伤财,两者要区分开。

 只要财力足够,伤财往往没有过大的问题。

 但是不论有多少民众,过度劳民一定产生动乱。

 刘璋召开比武大会,最大的消耗就是用于赏赐脱颖而出的武者们。

 对比修缮豪华宫殿这种既要民夫,又要庞大财力的举动来说,完全不值一提。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朝臣们的不满也仅仅是限于颇有微词。

 至今还没有一人站出来言辞反对。

 如今尚书台公然告知了秦国真实的实力后,更加没有大臣会站出来指责。

 毕竟最多也就说浪费钱粮。

 以目前秦国的底蕴来看,连一年的用不了,就能比武大会的消耗完全补足。

 刘璋静静的坐在主位之上,心情极为舒爽。

 这次没有多费一句口舌,就将反对的声音全部按下!

 心情好,耐性自然也非常好。

 愿意花费些许时间等待朝臣消化掉亲耳听到的事实。

 良久过后,刘璋才缓缓开口。

 “根据比武大会的初步规则,能够脱颖而出者,将会获得一千金的赏赐。”

 “这一千金几乎就算是孤送给曹操的,那么在商会兑换的粮草时,自然要有些价格的涨幅!”

 “就按照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