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刘璋

第1310章 前往校场(1/2)

 刘璋在万众的拥簇下,开始一路往北。

 曹操,孙权,刘备麾下二十九人连忙跟上,并怀着巨大的好奇心四处打量。

 他们前来未央宫,走的是南门。

 进门后就是未央宫大殿前。

 从没有机会见到整个王宫的全貌。

 这下,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欣赏一下,长长见识!

 刘备,孙权麾下的武将就不用说了。

 纯粹是一群乡野村夫,根本没机会见识皇宫长什么样。

 曹操麾下也不遑多让,纷纷一副小刀割屁股的模样。

 毕竟许昌的皇宫,仅仅是稍微扩建了一些。

 论其规模,整个许昌皇宫连长安皇宫中的一个宫殿都不如!

 秦国王宫,完全继承了西汉时期的皇宫,占地面积极大!

 甚至可以达到东汉雒阳皇宫的数倍不止!

 对比许昌皇宫,更是大了不止百倍!

 从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开始,历经数位皇帝的扩建,直至王莽篡位。

 有处理政务的未央宫,后宫之首长乐宫,妻妾和子女居住的桂宫和北宫。

 以及明为接引神仙,实则祭祀专用的明光宫。

 起初拿下长安时,由于钱粮辎重有限,关中人口凋零,刘璋仅仅是简单修缮了未央宫,长乐宫,北宫,桂宫之中一部分房间。

 未央宫更是仅仅修缮了朝会的大殿。

 很长一部分时间,北宫和桂宫有绝大部分房间还处于漏雨状态!

 经过数年的大范围迁移民众,让关中人口再度恢复到了百万以上。

 称得上是逐步恢复了生机。

 尤其是亲自任命贾逵治理水患后,关中彻底焕然一新,再度成为了天然的粮仓!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需要益州输送物资,变成了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救助凉州!

 彻底摆脱了尸横遍野,人间炼狱的骂名。

 其次,便是凉州在刺史鲁肃的治理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慢慢的,也不再需要益州和雍州来输送物资。

 刘璋的府库,一下子就充裕了起来。

 即便如此,都没有立刻修缮王宫。

 集结了大部分物资的刘璋,将发展商会放在了第一步。

 平稳物价,保证民生,才是重中之重。

 只不过秦国整体的富庶程度,以及关中商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刘璋的预料。

 仅仅半年,就让整体步入了正轨。

 很快,国库又变得极为富庶,粮食隐隐有爆仓的趋势。

 眼看时机来临,刘璋这才下定决心翻修宫殿。

 秦国是天下最强的势力,秦王宫是秦国的脸面,更是秦王刘璋的颜面所在。

 如果让人知道,上至未央宫,长乐宫,下至桂宫,北宫,每一个宫殿都有地方漏风漏雨,着实让人笑掉大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必须修缮王宫的理由。

 关中迁徙的民众太多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全部妥善安置。

 百姓无所事事,刘璋又不能不管。

 只能拿出巨额粮草养着几十万人。

 好在贾逵治理水患时,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招募了许多民夫。

 暂时解决了一大部分劳动力。

 并且在短时间内,极大缓解了官府的压力。

 得益于这次以工代赈,官府得到喘息,从容安顿了许多百姓。

 随着水患治理完成,巨额的劳动力再次释放。

 官府的压力顿时又大了许多。

 想要再度缓解压力,只能如法炮制!

 再次展开以工代赈,招募劳动力!

 这样修缮王宫,既能缓解压力,减少矛盾,还能调动大量民夫,而不会劳民伤财。

 一时间,关中百姓蜂拥而至!

 最终,招募到的劳动力比计划的要多出数倍不止!

 原计划为期半年的工程,也仅仅在三个月就全部完成。

 三个月的时间不多,但是又为京兆尹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卫觊丝毫不敢放任时间流逝,全力以赴,安顿迁徙而来的百姓。

 到目前为止,整个关中的百姓也已大体上安顿完成。

 至于长安王宫的修缮结果,直播说是差强人意。

 主要都是刘璋的问题。

 太抠,舍不得花钱。

 未修缮的长安王宫,完全可以用残破来形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