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刘璋

第1928章 周瑜的大火计(1/2)

 屡战屡败,丢盔弃甲,一切都是周瑜故意表现出来的。

 就连依靠城池进行防守战时的不堪一击,都是淮南军故意为之。

 目的只有一个,让秦军麻痹大意,将淮南军不堪一击的印象刻在脑海里。

 按照徐晃和高顺的秉性,其实周瑜想要设计二人是非常困难的。

 可皖城定计,恰恰帮助了周瑜完成计策。

 刘璋和庞统二人,早就替周瑜给徐晃,高顺二人灌输好了淮南军畏缩不出的印象。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淮南军的确不敢出城。

 但是他们依靠城池也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这种情况下,让高顺和徐晃二人如何防备?

 刘璋是没有要求二人速推,可是面对这种情况,谁想磨磨唧唧呢?

 高顺,徐晃二人都是大将,在独自击破周瑜占领淮南和与东军合作战略淮南的分歧面前,绝对会毫无迟疑的选择前者。

 东军已经立下这么多大功了!

 淮南这点功劳,就好比蚊子腿上的碎肉肉,实在没有办法再分了。

 基于种种巧合之下,终于酿成了惨案。

 周瑜,吕蒙二人兵分两路,为高顺和徐晃编织了一个巨大的火陷阱。

 四万禁卫军,毫无防备的扎了进去。

 结局可想而知。

 周瑜,吕蒙二人仅仅用了两颗火星,就燃烧起了冲天大火。

 将高顺,徐晃分别放在火烧炙烤!

 无论是多么精锐的大军,只要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火烧,一定会造成严重混乱。

 如果指挥官反应不及时,甚至有可能引发大溃败。

 两个火计的策划者是周瑜,岂能坐视秦军不火烧而不管不顾?

 趁着秦军混乱,周瑜,吕蒙各自率军突然杀出,给予秦军更为致命的一击。

 周瑜早已想好,他要用这两路兵马的全军覆没,来给刘璋好好上一课!

 以报昔日被曹操全歼的一箭之仇!

 过程十分顺利,几乎都在按照周瑜的预想中进行。

 只不过,在率军冲杀短兵相接后,还是让周瑜,吕蒙二人吃了一惊。

 路上的确随处可见秦军慌乱溃逃的士兵,但是在最中央,早已集结重兵,并且严阵以待。

 尤其是吕蒙面对的这路大军,眼前面对的简直是钢铁洪流!

 这一幕,让周瑜,吕蒙全都惊呆了。

 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在混乱中,用如此短的时间重新组织大军,还能结成战阵御敌?

 但周瑜忘了,眼前的秦军,本就是不正常!

 他们,往往能够创造奇迹!

 徐晃就不用说了,举手投足间都有大将之风,行事沉稳,遇事镇定。

 在他的影响下,麾下士兵也比其他士兵更加精锐。

 面对大火袭击,徐晃根本不慌,一方面竖起大旗聚集士兵,一边擂鼓吹号稳定士气。

 在最短的时间内,便稳定了麾下半数以上的兵马。

 高顺就更不用想了,身边带着三千陷阵营士兵,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在大火烧起后,无需指挥,自动聚拢到了高顺身旁。

 同时,帮助高顺收拢士兵,平等混乱。

 因此,在周瑜,吕蒙二人等待秦军混乱加剧的时候,其实秦军正在迅速平定混乱。

 最佳的进攻时机,反而是大火刚刚烧起来的时候。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周瑜,吕蒙率军进攻后,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一鼓作气。

 在烈火的陪伴下,两路秦军与两路淮南军展开了殊死争斗。

 战斗足足持续了一夜,最终以秦军主动退走结束。

 周瑜,吕蒙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又担心出现其他问题,无奈只能各自率军返回。

 一场精心设计的歼灭战,一场细心谋划的大火计,最后却变成了双方互相死伤的结局。

 这个结果,周瑜完全无法接受。

 布置了这么久,白白送给秦军这么多士兵,却连预期的一半都没有达成。

 不止周瑜如此,高顺,徐晃同样无法接受。

 二人是大军的统帅,被敌人算计,哪里有任何开脱的理由?

 中计完全就是统帅的责任。

 同时,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秦军都能抗住淮南军的偷袭,并逐步掌控局势开启反攻。

 若是在正常情况下,淮南军哪有半分还手之力?

 综合来看,战败的责任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