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刘璋

第1931章 生死关头,援军至(1/2)

 在占尽全部优势的情况下,淮南军的人海战术就显得十分强悍。

 杀不尽的敌军,让秦军心情十分沉重。

 随着交战的继续,秦军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

 徐晃,高顺二人手中的兵器都砍得卷刃了,仍旧看不到出路。

 在力量消耗与精神压力的双重打击下,悲观情绪迅速蔓延,秦军正在趋于崩溃。

 反观淮南军,上至统帅周瑜,下至每一个士兵,纷纷露出喜色。

 他们用事实证明,秦军并非不可战胜。

 在周瑜的英明领导下,连战连胜!

 甚至每一次秦军都会傻乎乎的踏入己方为他们布置的陷阱。

 秦军如何?陷阵营又如何?

 还不是要被他们歼灭!

 周瑜本人,更是得意的鼻孔朝天。

 秦军,让天下群雄为之胆颤。

 可在他面前,却不堪一击!

 在心中,周瑜甚至感叹孙权没有识人之明,合该灭亡。

 早些将江东所有大军交给他,何至于被人生擒?

 多说无益,周瑜不断指挥士兵压上,企图彻底压死秦军。

 就在这时,惊变突发!

 在淮南军的外围,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

 就好像淮南军将高顺,徐晃二人包围一样,淮南军也被包围了。

 周瑜大惊失色,连忙向四处打探。

 漫山遍野的秦军凭空出现,从后方杀了过来。

 秦军未作任何犹豫,直接压上。

 背后袭击,淮南军又惊又惧,猝不及防,瞬间就被砍到一片。

 同时,从包围敌军的状态,竟然瞬间成为了被敌军里外包围!

 形势瞬间逆转!

 依靠人海战术取得优势的军队,在兵员素质上永远都会低于对方。

 这是不变的定律。

 不论周瑜如何蛊惑军心,激发士气,当大军面临危机时,便会原形毕露。

 后方与秦军接触的淮南军瞬间大乱,没有形成任何阻拦和抵挡,反而发了疯一样逃亡。

 后方的混乱,几乎在眨眼间就蔓延到了前部。

 就在这时,高顺,徐晃二人纷纷暴起,带领大军血腥拼杀。

 个人勇武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开始凸显,并逐步放大。

 可以说,几乎成了对淮南军致命一击的存在。

 一时间,淮南军兵无战心,毫无斗志,士兵们不由自主的开始往城内逃亡。

 这就是最关键的问题点,离着城池太近!

 当没有生路时,士兵会出现两种极端。

 或者拼死一战,或者一直崩溃。

 当存有生路,且生路尽在眼前时,几乎只有一种情况。

 尽快向着生路逃亡!

 秦军精锐,自然是向死而生,哪怕被包围也要拼死一战。

 可淮南军就不行了,明明有城池在眼前,谁去给你拼命。

 周瑜怒不可遏,不断喝止,可惜并没有什么效果。

 几乎被大军无视。

 恰在此时,城内传来被秦军大举攻城的消息。

 周瑜大惊失色,被迫加入催促士兵回城的行列。

 寿春城城池高大,易守难攻不假,可士兵都被周瑜带出来围歼高顺,徐晃了。

 现如今城上仅有老弱几百人,一副云梯就能破城!

 没了寿春,周瑜彻底失去根基,灭亡就近在咫尺了。

 纵然徐晃和高顺近在眼前,也不得不放弃。

 不过,秦军可不会眼睁睁看着淮南军仓皇溃逃而没有作为。

 他们手中的屠刀,早已被鲜血激发,心痒难耐!

 如今,就是最简单,最粗暴,最直接的屠杀时刻!

 里应外合的秦军士兵疯狂挥动战刀,无情收割着淮南军士兵的性命。

 尤其是徐晃和高顺麾下士兵,肆意宣泄着憋在心中的怒火。

 简直杀红了眼。

 最终,还是周瑜在城墙上放箭,才逼退了秦军的进攻。

 趁着这个空隙,滞留在城外的淮南军也全部逃到了城内。

 至此,寿春城下的战斗才彻底结束。

 堆满尸体的地上,诠释了着战斗的惨烈情况。

 不止是秦军的士兵,还有更多是淮南军的尸体!

 最终统计,禁卫军战死了三千多人,陷阵营战死一百余人。

 淮南军的死亡人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