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刘璋

第897章 河东贾逵(1/2)

 得到了韦家的效忠,让刘璋略感失落的心有了一些起伏。

 天下人才何其多,岂能全部收入麾下?

 想通这些,刘璋心情更加沉稳,对于最后一人的期望也没有那么高了。

 今天收获了杜畿,裴茂,傅允,傅巽,韦康,韦诞已然是惊喜万分。

 即便最后一人默默无闻,刘璋也能满足了。

 主要这最后一人的容貌甚是年轻,估摸着也就二十来岁。

 他应该是这七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能在这个年纪成名的非常稀少。

 像诸葛亮,庞统,刘晔,鲁肃,周瑜等人是因为有机会施展,若没有伯乐,他们一样很难少年成名。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握住机会的,大多数还是平庸之才。

 基于这种种猜测,刘璋并没有抱太大期望。

 卫觊在这个时候,也终于走到了最后一人的身旁。

 “秦公,这位是微臣的好友,虽然名声不显,但微臣深知其才华。”

 “微臣的这位好友曾在郡中任职,来关中之前,任绛邑县令一职。”

 “这次迁徙百姓,也多亏了他出谋划策!”

 刘璋微微颔首,顿时明白了卫觊最后介绍他的意图。

 这个人年纪尚轻,名声不显,又没有显赫的家世,这才被卫觊留到了最后推荐。

 刘璋笑了笑,或许卫觊有私心吧,希望给自己的好友求取一个官职。

 对此刘璋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反感,毕竟卫觊没有瞒着自己。

 以卫觊京兆尹的职位,偷摸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安排一个人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也许是这个人真的有才能,才被卫觊所推荐。

 对于这个寒门子弟,刘璋心中反而多了些期盼。

 寒门子弟没有显赫的家世,他们的出路要比世族子弟窄太多了。

 但是一旦被君主认可,寒门子弟会更加的尽心尽力。

 “伯觎,举贤不避亲!”

 听到刘璋这话,卫觊身旁之人顿时露出激动神色,随后上前一拜。

 “贾逵拜见秦公!”

 起初刘璋并没有在意,还轻抚胡须笑着点头示意。

 可是越想这个名字越觉得不对!

 “嘶。。。贾逵?”

 “你说什么,你叫贾逵!”

 刘璋这突然的惊叫声,顿时给周围几人吓了一跳。

 连卫觊也惊惧的瞪大了双眼。

 这种感觉就像。。。刘璋突然发现了自己的仇人一般!

 不过贾逵本人则要淡定的多,仍在不卑不亢的回答刘璋的疑问。

 “启禀秦公,在下的确叫贾逵。”

 贾逵虽不是什么英雄豪杰,也是自诩大丈夫!

 行得端,坐得正,从未做过什么亏心事,更没有得罪过刘璋。

 或者说最多做过郡吏,哪有机会接触刘璋?

 因此对于刘璋的剧烈反应,贾逵内心虽然有些波澜,但总体来说毫无惧意。

 贾逵如此镇定自若,表现出了远远不符合这个年龄的超凡表现,更加确定了刘璋内心的猜测。

 随即在脑中仔细思索关于贾逵这个人的过往。

 可是思来想去,刘璋对于贾逵少年时期的认知非常少,几乎都是关于他中后期的履历。

 好在有一件事刘璋是知晓的,历史上的贾逵的确在今年在河东抵御了并州刺史高干的进攻。

 实际历史中的贾逵,几乎是在十年后才崭露头角。

 不过自从被重用后,频频建立大功。

 不论是在民生,水利,农业等政务,还是有关军略征战,都有非常耀眼的建树。

 同时贾逵还是坚定的新政拥护者,这与荀彧为首的保皇派截然不同。

 历史上贾逵革新吏治,锄强抑暴,兴利除弊,政声卓著。

 连曹丕都称赞他为,这才是真正的刺史。

 贾逵才能卓越,他的儿子贾充更是不凡。

 虽然后世对贾充多为谩骂,但不可否认贾充足智多谋,深得司马氏信赖。

 最终拥护司马氏篡位,成为了晋朝的开国功臣。

 对于贾逵其人,刘璋自然是没有任何不满。

 这种贤臣,恐怕任何君主都会对他喜爱有加。

 至于贾充,如果从小好好教育,应该也不会成为篡逆之辈。

 不论如何,眼前的贾逵再度给了刘璋一个惊喜。

 这个惊喜,至少不亚于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