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第858章 第一次奥斯曼战争(五)(1/2)

  轰隆隆——

  似有雷鸣,但仔细一看霹雳落地,渐起一片光火。

  吉囊发狠了,调集了足足三百门重炮,瞄准了苏美拉修道院一阵阵狂轰滥炸。

  实在是山上的伊萨克欺人太甚,吉囊本来就派人去招降他们了,说只要伊萨克臣服,他就能做归化国太师,继续镇守本地。

  但伊萨克以穆罕默德名义宣誓,要击败异教徒。

  可以说,彻底被天方教洗脑了。

  已经单方面将战争上升到了狂热的胜战了。

  于是,吉囊也不客气,西线所有能调用的炮都拉来,甚至还把热气球放了起来,直接空中使用拉栓狙击步枪,定点进行打击。

  这一下,伊萨克军队真的损失惨重,毕竟吉囊有拉栓狙击步枪这种大明的高档货,装上瞄准镜之后,站在热气球的篮上,在三公里开外对你进行精准打击,而你能怎么办?

  不就是山吗?

  热气球升高之后,双方就是平齐的位置,只要你敢冒头,我就敢把你直接爆头。

  就这么的狂轰滥炸了五天四夜,吉囊下令爆破,将山路全部摧毁,然后安排热气球日夜不停地狙杀想要下山求援或者强行突围的人。

  可以说,这就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之后由吉囊率领后军,坐镇此地,其他部分加速朝着奥斯曼的亚细亚腹心靠拢。

  吉囊这一路的先锋是吉囊的五弟——那林台吉,率领察罕塔塔尔部下总共五万马步军,向西快速突进,用了八天,冲到了安卡拉。

  安卡拉城,苏莱曼一世领军镇守此地,作为小亚细亚半岛上的腹心之地,苏莱曼一世对这里的看中程度远超伊斯坦布尔。

  因为伊斯坦布尔不好打,卡在海峡两岸,不管是从陆路过来还是水路上来,都需要防备两岸的炮台,一般情况下难以突破。

  只能包围,一点点消耗。

  而安卡拉才是奥斯曼的核心区域,尤其是奥斯曼东部兵力的重要来源。

  众所周知,奥斯曼是两个部分组成。

  兵源来历也是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巴尔干诸族,一部分就是库尔德诸部。

  而安卡拉就是现阶段奥斯曼的压舱石,一旦伊斯坦布尔丢了,安卡拉就得承担首都的功能,这附近也是陆地要冲的腹心,所以附近的资源调集也方便。

  结果苏莱曼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毕竟对手是蒙古人,苏莱曼的团队判断,对方肯定不会从水面跟他们战争,主战场一定是相对平坦辽阔高原或者坡地。

  结果没想到,真的料中了。

  归化王亲自率领大军走西线,在苏莱曼一世带着精锐抵达安卡拉的时候,那林台吉的前锋也抵达了。

  双方立刻展开了骑兵之间的较量。

  然后苏莱曼就这么看着自己的精锐,被蒙古人吊打。

  “该死!这些蒙古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甲胄!”

  举着单筒望远镜的苏莱曼咬牙切齿,他看到了什么?

  城外游弋的蒙古骑兵,穿着跟带了避雷针一样的帽子,手中举着奥斯曼最常用的重型破甲铳——鲁密铳,然后一铳将奥斯曼链甲骑兵直接放倒,然后抄起鲁密铳就跟骨朵儿一样砸人。

  然后他的骑兵也这样还击,但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蒙古人的士兵也跟他们一样中了鲁米铳,但他们因为甲胄是棉甲内衬札甲的方式,就这么硬生生抗住了鲁米铳喷射出来的散碎铅弹,能比奥斯曼人多三到五倍的生还几率。

  而奥斯曼人做不到,因为双方不仅仅是装备有代差,战术也有代差。

  那林台吉麾下士兵有很多罗刹人,这些原本都只是莫斯科大公国的灰色牲口,步战上主打就是一个耐造和方便消耗,所以他们其实很习惯没有多少武器的战争。

  自打有了蒙古人的武装和土地分配外加抬籍的诱惑,他们都展露出了兴奋和韧劲。

  并不会的鲁米铳所恐惧,毕竟鲁米铳主要是骑兵再用,射程很近,打完一发就需要离开战场才有时间重新装填。

  所以只要躲过第一击,后续这群灰色牲口就兴奋的举着长枪,跟着骑兵开始冲。

  冲进地方之后,毫不犹豫烧杀抢掠。

  毕竟都是来打仗发财赚人头的,对方不投入大量的兵力,那么他们想要升迁,就只能将目光瞄准地方上的牧民。

  而且这些牧民也已经被哈里发发动起来了。

  用的名义自然是宗教。

  既然上宗教了,那么这就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唯有血流干了,双方才能平和下来。

  这就是现实,人类彼此的认同,有些时候血缘真的比不上宗教来的有用。

  总之,苏莱曼在思考解决办法的时候,边上一个主管技术的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