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给他一点时间,慢慢写。”
“搞快点,搞快点!”
“.”
看着评论噼里啪啦大涨,托尼再次激动。
不过大家说得对,不能再吊胃口了。
于是他赶紧去卫生间冲了把脸,开始认真写下属于自己的,不太专业的影评。
“这是一部截然不同的超级英雄电影。”
“以往和现在的超级英雄是纯粹的科幻片,要么被咬变异,要么天生就有着强大的力量,动不动就拯救世界,拯救宇宙,而lu导演却让超级英雄成了黑色电影,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很是神奇。”
“在这一点上,首映结束后我亲自问过lu导演,他的回答是,这是歌剧风,配合了东方的武侠模式。”
“什么意思呢,歌剧,代表着恢宏大气,具体不好形容,你们到时候看过就知道了,整部电影有种极强的气势感,让人欲罢不能。”
“在这部电影里,蝙蝠侠不再是非人类,他并不无敌,不会动不动上天入地,特效乱飞,而是也会恐惧的一般人,经历生离死别也会退缩,面对强大对手也会迷失自我,救赎他人与城市时也会束手无策。”
“他与其他超级英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清除罪恶不靠杀掉所有反派,那样只是治标不治本,他与罪恶一起成长,他知民间疾苦,罪恶抹去的是哥谭的希望,他就给哥谭带来希望,救一城,先救一人,救一人,先给信念,信念即希望。”
“在电影里,韦恩是论迹不论心的君子,也是快意恩仇的侠客,于世界上行走着,惩奸除恶,当一个被人夹道欢迎的大侠。”
“‘侠气’,这是华夏的概念,和西部片杀伐果断快意自由的枪客们很像,我无法形容,但真的很适合,我敢说,蝙蝠侠就该是这样子的。”
“韦恩让自己身上的侠气弥漫整个哥谭,驱散笼罩在哥谭上空的绝望、颓废,自我毁灭,重塑规则,让哥谭回归和平。”
“哇,我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形容,原谅我拙劣的文笔,我只能说,我们的蝙蝠侠,活过来了!”
“我会再看一遍,不,五遍!”
“.”
并不专业的影评,洋洋洒洒写了上千自。
其余影迷们看到后,痛并快乐着。
快乐在于,不仅是托尼,其余看过电影的同样是好评如潮。
痛也很明显,因为没法现在就亲自观影,以及那不专业的影评。
不少人发誓,等自己看过后,一定要写一篇真正的影评甩在托尼脸上,让他看看,多读点书是真的有用的!
不过不管如何,现在老美蝙蝠侠粉丝们已经知道,路平安的《蝙蝠侠》是不会让人是失望的。
这就好,这就好啊!
所以接下来大家要做的,就是等北美上映,然后去贡献一票。
要是真的如这些好评一样好看,那就多贡献几票。
于是当天就有不少人问:“北美什么时候上映?”
。。。。。。
老美粉丝们等待北美上映。
许多国内粉丝也在期待着内地的上映。
东京首映后,关于蝙蝠侠的影评也陆续被内地媒体转载。
现在毕竟是好莱坞电影是绝对正确时代,老美媒体都说蝙蝠侠很好,这个时候的内地媒体自然不会唱反调。
不仅不会唱反调,还会添上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意义。
比如托尼提到过的武侠。
诺兰的《侠影之谜》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也的确和“侠客”有关。
一个父母双亡的主角,经历魔难发愤图强,成为大侠。
这种事对华人来说不要太熟悉。
所以当下,看过电影的,几乎没有人认为,这不是中国导演拍的。
而中国导演能拍的这么好,让不少老美媒体竖起大拇指,这就是比国人出个好莱坞大导演更让人骄傲的事。
“用华夏江湖的通用叙事阐述老美超级英雄,取得了全场好评。”
看到这种标题,哪个国人不激动?
就连路平安自己知道后都很是惊讶。
还能这么解读?
我自己都没想到。
东京首映大获成功的消息在内地发酵。
许多业内人士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而已。
除了电影成功,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被认可。
大家看到的,是国内真要出一个正儿八经好莱坞大导演了!
首先开心的就是路平安的朋友们。
大家大松一口气的同时,紧接着就开始吆喝起朋友们准备到时候给路平安捧场贡献票房,顺带的,再装个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