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前任他叔对我疯狂爱慕

第二百二十八章 出事(1/2)

  就在陶夭和陆九渊动身回京的途中,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日,陶夭在马车里,头枕着陆九渊的大腿,百无聊赖地翻阅着他给自己找来的闲书。

  正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伴随着一声“报”,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陶夭正觉得奇怪,忽然外面传来乌泽凝重的声音,“主子,京中急报!”

  “呈进来!”陆九渊声音沉稳地开口。

  紧接着,车窗打开,乌泽从外面将一封信递了进来。

  陆九渊拆开阅览完后,面色倏然变得凝重起来。

  陶夭察觉到了,拉了拉他的袖子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好半晌,陆九渊才道:“太子被投入天牢了。”

  “什么?”陶夭吃了一惊,坐起身来,拿过他手里的信。

  看完后,她一脸震惊,“怎么会这样?”

  这封信是顾长卿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给陆九渊的。

  信上说,宛润突然昏迷不醒,皇上用尽了办法,也没能让她苏醒,最后,却在东宫搜出了扎满了针的木偶人。

  那偶人身上,还写着宛润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皇帝大怒,认为宛润的昏迷,跟太子的诅咒有关,一气之下,将太子投入了天牢。

  为太子求情者,皆被投入了大牢,到后面,都没人敢为太子求情了。

  “太子不至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陆九渊蹙眉道。

  陶夭回过神来,点头,“我也相信他不会,这定是有人嫁祸陷害他的。”

  陆九渊闻言,语气有些讽刺,“大家都看得明白的事情,偏偏皇上看不明白。”

  “那接下来要怎么办?”陶夭忧心忡忡,既担心太子,也担心宛润。

  信上说,祁晏会被废储,并且有性命之虞,而宛润则到现在还没有醒来的迹象,太医也诊查不出是什么原因。

  陆九渊按捺了下来,“回京后再说。”

  陶夭闻言,也只能压下心头的着急,点点头,“嗯。”

  他们现在还在路上,再急也没有办法,只能尽快赶路了。

  好在现在距离京城已经不远了,再过个三五日,应当就能抵达。

  因为出了这件事情,陶夭和陆九渊都没有心情再欣赏沿途风光了,一心只想着尽快回京。

  几日后,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京城。

  陆九渊吩咐副将安顿好将士们后,又让人将随行的契丹使臣和公主,护送去了驿馆。

  安排好这些,他便带着陶夭先行进城了。

  将陶夭送至陆国公府门外,陆九渊转头便进宫了。

  皇帝这段时间,心情阴郁,面色也憔悴,不过看到陆九渊回来,面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九渊,这段时间,辛苦了,朕替大燕子民,感谢你和将士们。”

  陆九渊摇了摇头,“为皇上分忧,是臣等的分内之事,并不辛苦。”

  皇帝坚持道:“此次你们镇守边疆,抵御契丹有功,过几日,朕再一一封赏。”

  “将士们为大燕抛头颅洒热血,确实该封赏,但臣就不必了。”陆九渊正色道。

  闻言,皇帝拍了拍了他的肩,“朕知你不在意封赏,但你为大燕立下如此大功,没有封赏,朕岂不是要叫天下人质疑?

  说吧,你想要什么封赏都行。”

  皇帝很是大方。

  陆九渊顿了下,缓声开口,“真的什么赏赐都行?”

  皇帝点点头,“朕一言九鼎。”

  陆九渊闻言,忽然单膝跪下道:“臣听闻太子卷入巫蛊一事当中,希望皇上下令重新彻查此事!”

  皇帝面色一变,“你想要的封赏,只是这个?”

  陆九渊叹了口气,“太子禀性纯良,臣相信他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皇帝审视地看了他半晌后,苦笑,“我原以为你跟旁的臣子不同,没想到你竟然也站了队。”

  陆九渊蹙眉,“臣为太子说话,并不是因为臣站了太子,而是不想皇上因为忧心宛婕妤,而冤枉了太子。”

  “你怎知祁晏是被冤枉的,而不是确有其事?你甚至才到京,连事情的始末,都没有弄清楚。”皇帝语气淡淡道。

  “臣只是相信先皇后的为人,太子为先皇后所出,定然承继了先皇后的贤良。”陆九渊抬起头,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皇帝神情一阵恍忽。

  片刻后,他伸手扶起陆九渊,“你是朕最好、最信任的臣子,你既提出异议,朕便给你一个机会彻查,希望你能找到证据,澄清太子的罪名。”

  “多谢皇上!”陆九渊语气郑重。

  皇帝叹了口气,“你去吧,不过,朕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