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成了老许,从放牧开始

第119章 太受关注,也是很苦恼的!(1/3)

  关于继续放牧的事情,许灵均只是提前跟大家说一下,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真正确定下来,还得等到专家团离开再看。

  听他如此说,董大叔等人也没再纠结这件事。

  “行了,天也晚了,大家该回去了,早点睡觉,明天还要干活呢!”董大叔招呼一声。

  “是啊,该回去了。”

  其他人点点头,招呼一声就各自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小伙伴们还在讨论关于许灵均回马队的事情。

  “老许哥要是回来,我第一个赞成。”

  “是啊,老许哥没在马队这几个月,总感觉不得劲。”

  “你们几个小子,是想着让老许带你们去钓鱼打猎吧?”

  王民传和李海生几人被说穿心思,也没在意。

  毕竟他们心里确实挺期待许灵均回归马队。

  这样大家不仅能一块放马,而且欢乐更多,往山林中去一趟,就有不少收获。

  这年代想要吃肉可不容易,有鲜鱼、野味打牙祭,谁不喜欢呢?

  再说许灵均家里。

  小两口收拾了一下屋子,然后就回床上躺着去了。

  闲聊一会就睡觉了。

  本来许灵均还想跟秀芝一起泡澡的,但被她脸红的拒绝了。

  “就会折腾我。”秀芝满脸羞恼的啐了一口。

  虽然被许灵均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很多,但这年代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许灵均也不以为意,美滋滋的抱着媳妇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

  “系统,签到!”

  【叮咚!恭喜签到完成。】

  每天的累积签到,许灵均从来就没缺过,就跟生物钟一般。

  等吃过早饭后,就去厂里上班了。

  毕竟这些天确实忙。

  工作基本就是应付领导、专团家,然后就是各种会议、研讨、报告。

  马老等专家可是带着上面指示来的。

  关于苜蓿草的种植,上面有明确指示,敕勒川牧场将作为重要试点。

  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需要收取种子,然后在分发全国各大农牧场、种植基地。

  必须满足大面积种植,这种优质牧草才有其真正意义。

  厂部领导和部队领导也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做工作。

  因为有了上面的批文,所以各方协调之下,县里甚至市级、省级机耕队被调遣过来。

  那场面着实是热闹,短时间内就开耕大量田地出来。

  “许专家,种子方面没问题吧?”大领导王爱国询问道。

  “两千亩地完全没问题。”许灵均很自信的回道。

  接着想想了,继续道:“我知道诸位领导和专家,希望再多耕种一些田地,但种子实在有限,最多再扩大一千亩。”

  这两天的会议上,有专家提出来增加耕地面积。

  领导们也是这个想法。

  这让许灵均有些为难。

  虽然他山河空间里有大把的种子,但实在不好拿出来。

  能多匀出一千亩地的种子,都是绞尽脑汁才拿出来的。

  再多那可就真的无法解释了。

  “哈哈,我就知道你许灵均藏拙了,多一千亩也不是小数目,很好嘛!”

  王爱国大笑起来,对于许灵均这个人,他是越看越欣赏。

  吴振也在一旁笑着点头道:“听叶成和李飞他们说,你在最开始种植苜蓿草的时候,就已经想过留种,而且还督促牧民们小心收割。”

  “果然是未雨绸缪,这不就用上了吗?”

  “不得不说,灵均同志考虑得周到。”

  “有你这样的同志,何愁我们的工作不好做?”

  两位大领导毫不吝啬的夸奖,让许灵均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马老等专家也高兴的看着他。

  “关于许主任的工作,我们是很认可的,有了他的安排,咱们才能更好的规划后续的种植,这才是最紧要的。”

  马老欣赏的看着许灵均。

  “对,对,许主任对工作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叶成不时的吹捧一句。

  “这都是我的职责,可不敢居功自傲。”许灵均谦逊的看着领导们说道。

  听到他的谦逊,大领导们更加的满意了。

  忽然间,专家团的一位老专家开口道。

  “许同志的工作,我们是肯定的,同时他的专业能力,我们也非常钦佩。”

  “先前来的时候,上面有指示,希望许同志能到京里做一场报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