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砥砺前行

第六十五章 海捕公文(1/2)

 陈青兕在县学学堂呆了一个上午,折返回了县衙。

 晌午时分,驿丞吕院一大步而来,手上拿着一份长筒木盒,木盒的借口还印上了封泥。

 “郎州都督府传下来了海捕公文,请陈县令过目。”

 吕院一将长筒木盒双手奉上。

 陈青兕面色微沉,这海捕公文可不是随便下达的,唯有大奸大恶之徒才能上榜,公诸天下。

 这郎州都督府位于云滇地,云滇的公文传到江南,这可不是小事。

 难不成出现了需要举国通缉的要犯?

 打开了封泥,陈青兕从木盒里取出五份海捕公文,细细看去,松了口气:原来是郎州发生了流人叛逃事件。

 郎州在后世是云南曲靖一带,这时候的云南可不是旅游的梦想之地四季如春,风景秀丽。此刻的云南一片蛮荒,道路崎岖,林中常年充满瘴气,密林深处常有毒蛇猛兽出没,人迹罕至,是最可怖的流放之地。

 见公文细节,陈青兕也明白了为何远在千里之外的郎州会将公文发到睦州。

 还是陈硕真叛乱导致的结果。

 陈硕真叛乱核心成员大多诛服,还有一部分地位较高的成员流放发配。

 造反是十恶中的首恶,流放之处不是岭南就是云滇,再不然便是西域。

 一部分流放至郎州的叛军杀了看守聚众逃跑,经过当地的围追堵截,还有五位落网之鱼。

 陈青兕看着手上的公文介绍:

 酆俊,睦州建德人,身高五尺三,体形壮硕,左手掌四指……

 施易,睦州遂安县人,身高六尺一,国字脸,浓眉大眼,眉毛独特上翘,左胸有一处狭长的伤疤……

 常宁,睦州青溪县人,身高五尺一,独眼,一道伤疤,从右脸颊直至下颚,犹如鬼魅。

 钟元,睦州青溪县人,身高五尺二,肥硕凶悍,左眼大右眼小,招风大耳……

 乐嘉泽,睦州桐庐县人,身高五尺三,身形消瘦,左脸有一颗大痣……

 看着详细的介绍,陈青兕发现五人全是青溪县周边村县,暗笑不愧是陈硕真的起家之地。

 陈青兕问道:“吕驿丞也是青溪县人吧,可知道常宁、钟元二人?”

 他将两人的海捕文公放在案几上给吕院一看。

 吕院一认真的看了两张画像,道:“钟元听过,此人原是县里的屠夫,后来跟着周奎一起投了军,据说他还成为了贼首的亲卫兵,还以为死在了战场上,竟还活着。”

 陈青兕并不觉得奇怪,朝廷对于叛军的态度很是决绝,钟元这种级别的,大多都是打散发配各地。哪里会特地发个消息,通知他死没死。

 何况发配到云滇之地,会有什么下场,心知肚明,能够撑个五年,都是上辈子积大德了。

 “常宁是何人,属下就不知道了!”

 陈青兕点了点头,道:“没事,你先下去吧……”

 吕院一正准备离去,目光在另外一张公文上一扫而过,惊疑出声道:“这?怎么像周奎?”

 陈青兕拿出施易的海捕画像,皱眉道:“你说这遂安县的施易像周奎?”

 吕院一盯了画像半晌,有些迟疑,说道:“模样有点不同,可这脸型身材,还有眉毛,跟周奎太像。尤其是眉毛,我们常人的眉毛大多向下搭,周奎的眉毛却一根根向上长,就如修剪了一样,特别罕见。”

 陈青兕不动声色的道:“传来的海捕公文说是遂安县的施易,吕驿丞却说是本县的周奎,此话可是要负责任的!真要能确定,本官这就向上表明,其身份存疑。万一有误,吕驿丞得为此言负责。”

 吕院一听得吓了一跳,忙道:“不敢,细细一看,又不像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不再多嘴,匆匆离去。

 陈青兕将施易的海捕画像反复看了几遍,目光落在那身高六尺一与特殊的眉毛上,觉得这个施易真有可能就是周奎。

 古代生活条件不好,营养更不上,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個子普遍不高,尤其是南方人,受水土影响,普遍在一米六上下也就是五尺出头。

 唐朝一尺是后世的三十厘米。

 六尺一也就是一米八三,这般身高在江南都很少见的。加上特殊的眉毛,整个大唐有相似的人不奇怪,可一州两县几万人中有两个这样特点的。

 陈青兕有些不信,更有可能是因为特殊情况,为了避免祸及家人,弄得假名字假身份。

 这个周奎就是周大娘的儿子,他的妻子让杜梓逼死了,儿子周奕在县学成绩优异,是最有出息的几人之一。

 陈青兕想了想,取来了纸笔,对着海捕画像,将五人的模样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