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砥砺前行

第三章 鸠占鹊巢(1/2)

 相比去跟那些豪强地痞掰头,陈青兕更喜欢现在可以放手施展的情况。

 不过……

 “就是得委屈夫人一段时间了。县里的账上穷的叮当响,百姓的日子也极差,短期内是没有什么钱修缮府衙了。”

 陈青兕伸手搭着肩上的柔夷,语气中带着一定的内疚。

 萧妙宸身为萧家千金,嫁给自己以后,没过上几天的好日子。

 萧妙宸也从不抱怨,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他,学着干以前世家千金从来不触碰的活。

 有妻如此,此生无憾。

 萧妙宸摇头道:“妾身不觉得委屈,只是担心郎君,过于劳累。”

 “这才哪跟哪!”陈青兕指着桌上的档案文书道:“也就这两日,破了局,便好了。你早点睡,明天一早,我们去县外转转,熟悉一下环境。”

 便在陈青兕吊灯夜读的时候,府衙附近的杜宅也有两人在密谈。

 除了今日的杜春斌以外,还有一个身形矮小,但四肢粗大的汉子。

 这汉子一脸的横肉凶相,但在杜春斌面前却如小猫咪一样,细语轻声的说:“朝廷已经派下了县令,会不会影响我们手上的屋舍田地?这县令也来得太不是时候了,要是开春后再上任,一切事情抵定,谁来都是无用,现在如何是好?”

 杜春斌道:“无妨,今日我试探了一下。咱们这位新来的县令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靠。在他眼里,朝廷威震八方,百姓应该安居乐业,压根不清楚我江南的情况。在他眼里,跟着陈硕真造反的人都是罪大恶极的叛贼。他却不知县里的百姓大多都向着叛贼,就县令这见识,在那些贱民眼里跟仇寇一样,查不出什么来。”

 “这两个月,我们辛苦一点,盯着他们,不要让他们跟百姓有密切的接触,坏了我们的事情。”

 “还有,这几天,让你们的人老实一些。”

 “这个县令见识浅薄,却也是一个愿意干事情的人,不能让他抓住把柄……”

 “总之,我们谋划多时,不能让一个毛头小子,坏我们事情。”

 汉子一脸认真点头道:“明白!”

 第二日一早,陈青兕领着姜辰、匡正在府衙召见了县主簿杜春斌,向他询问了一些县里的情况。

 杜春斌一板一眼的回答着,都是一些表面答案,很死板,都是公文里有迹可循的。

 陈青兕也不多问,说道:“县里除了杜主簿外,还有别的官吏?”

 杜春斌道:“朝廷撤去管制没几月,除了下官勉励维持运作,也就几個护卫治安的捕头。”

 “将他们都叫来,本官要见一见。”

 杜春斌先是一愣,但还是将人都聚集了起来,一共八人,都是五大三粗的黝黑壮汉。

 陈青兕指着姜辰、匡正,先介绍了两人的名字,着重对着后者道:“这位匡正也就是你们的上官,以后你们都得听他吩咐。”

 八人先是缄默,但随着一位矮状汉子领头称是,余下七人也纷纷说是。

 陈青兕道:“很好,以后你们好好为本官效力,本官不会亏待你们的。”他年纪轻轻,但官腔十足:“你们自我介绍一下……”

 还是那位矮状汉子带头道:“小的杜梓……”

 “小的杜晨荣!”

 “小的杜杰!”

 “小的杜安!”

 “小的杜江!”

 “小的杜燕云!”

 “小的杜辉风!”

 “小的杜卓!”

 杜春斌这位师爷脸色微微一变,偷偷的看向陈青兕、姜辰、匡正。

 陈青兕并没有任何反应。

 姜辰则微皱眉头。

 匡正乐呵呵的笑着,在铜官村,他当了多年捕头,第一次有小弟,还是八人,乐得都找不到北了。

 “你们下去准备一下,本官今日要与夫人外出考察一下县里的情况。”

 陈青兕挥手让几人下去。

 杜春斌、杜梓一众退下之后。

 姜辰便道:“陈县令,这杜主簿有些问题,所有衙役都姓杜。这不是巧合,需不需要查查?”

 陈青兕轻笑道:“有些事不说自明,姜文书不要大惊小怪。现在去查,只会打草惊蛇。当作不知道,比去查,更好。”

 姜辰脸色微变,忽然发现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纪,城府甚至不如眼前的少年,难怪他能坐上县令之位。

 走出府衙的杜春斌低声道:“大意了,忘记在名字上做些变动。”

 杜梓急道:“那该怎么办?”

 杜春斌抿着嘴,自我安慰道:“无妨,我看那县令并没有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