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砥砺前行

第二十九章 冤大头(2/2)

的命令行事,一丝不苟地记下。

 “还有!”陈青兕补充道:“有些事情不必强求,一些深的技艺,人家不愿说,就此略过,点到为止就好。毕竟那是他们祖传吃饭的东西,强求不来,反而会引发不愉快。”

 “来了!”随行护卫的匡正提醒了一句。

 陈青兕远见远处一辆马车徐徐而来,在车头骑马领路的正是史务滋。

 陈青兕当先迎了上去。

 来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可在陈青兕眼中却算是大人物。

 在陈青兕的规划中青溪县发展的根本是耕种与蚕桑。

 耕种自不用说,整个国家民族之本。

 蚕桑却并非青溪县发展的特点,青溪县地理位置极佳,水陆通达,适合发展手工业、运输业。只是当下县内老弱妇孺过剩,只能以蚕桑过渡。

 也是因为一直不重视蚕桑业务,县里没有真正的行家,都是一些以为副业的妇人,补贴家用小规模养殖。

 这自家小规模养殖跟大规模养殖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陈青兕在县里找不到蚕桑行业的专家,决定向外县邀请专家指点。

 这要请就请最好的,此番请来的是嘉兴县的许王氏。

 嘉兴县是丝绸之府,从唐朝来算都有两千年的历史,蚕桑之乡。

 许王氏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个时代的专家,可不是后世那种动动嘴的学院派。

 士农工商,四大阶级。工名义上位于第三,实则居于最末。

 能够在技艺方面闯下偌大名望的人,绝对是经过千锤百炼,有着代代相传的独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