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被废的我修仙了

第十八章 民望(1/2)

 武国的京城布局极为方正。

 中央是包裹宫城的皇城,往外是内城,再外则是依托内城扩建的外城。

 内城分为东南西北四区,又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条主干道分割。

 城北为驻军的主要营地,相对荒凉,居民也少。城西以达官显贵的居所为主,城东则平民聚居。

 城南最是繁华,整个武国的商贾集散之地,茶楼酒肆、各色商行,基本都开在城南。

 当初武国开国不久,天下承平的时候,京城城南号称“天下繁盛之最”,现在虽然经历了灵帝之乱,大不如前,却仍然算是繁华之地。

 从皇城南门出来,就是朱雀大街。

 马车一路走过去,后面那数十名身穿便服的锦衣卫迅速四散开来,仿佛无关紧要的闲杂路人,却隐隐将马车围在中间。

 马车外,苟忠带着两名锦衣卫扮成仆从小厮紧紧跟随,不时警惕的看向周围。

 “哇,皇……李大哥,外面的铺子可真多,这一路之上全是幌子和招牌,京城不愧是天下繁盛之地,比当初在越州的时候繁华多啦!”扮成丫鬟的珍儿先开马车的帘子惊叹道。

 差点喊错了称呼,她不由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李云这也是第一次出宫,同样仔细打量起周围的环境。

 从大义上来说,这都是他这个皇帝的子民和产业,天下一家,怎么也得好好了解了解。

 更何况他想要天下归心聚拢皇气,更得深入调查研究一下。

 一看之下,李云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

 虽然商铺不少,游人如织,而且衣着华丽绫罗绸缎的不少,但衣衫褴褛破烂的穷苦人同样也多。

 路上的行人可以说严重的两极分化。

 更多的还是面有菜色、眼神木讷的平民。

 路边更是隔三差五就有跪地乞讨的乞丐,听他们的口音,都不是京城人,据珍儿所说,都属于河东道的口音。

 显然是河东道流亡而来的灾民。

 前日他刚刚告诉瑾妃,让白莲教驱使灾民进京,想来还没来得及动手。

 现在的这些灾民乞丐,仅仅是前期流亡而来的。

 可见河东道的水灾到了什么地步。

 一边是富丽堂皇的酒楼青楼,一边是路边跪着奄奄一息的乞丐灾民。

 不少平民虽然不至于乞讨,却大都面黄肌瘦,眼神中带着兔子一样的惊慌,似乎对那些身着华服者有着本能的畏惧。

 不时有些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华服的人穿街而过,趾高气昂,遇到路边的摊贩甚至都没有丝毫减速,反而是那些摊贩急匆匆拉开货架避让。

 让的慢了,当头就是一鞭子。

 打人的扬长而去,被打的习以为常,敢怒不敢言。

 眼见李云正在目不转睛打量着所过的街市,苟忠得意的笑笑,对李云说道:

 “公子您常在宫里居住,还没看过这般繁华吧?京都号称天下繁盛之最,可不是说说的。”

 一边说着,一边心中得意。

 什么狗屁皇帝,笼中鸟一样在宫里住了三年,连街市都没见过。

 这微服出访就是舒坦,叫公子就行,也省得天天一口一个皇帝,见面还得磕头,每日憋气。

 李云微微点头,说道:

 “就去最繁盛之地看看。”

 苟忠点头笑道:

 “遵命。”

 当下吩咐了车夫几句,马车缓缓而行,向着城南永安街而去。

 苟忠迅速说道:

 “这京城最繁盛之地,就是永安街了,光是各色商铺就有六十六家,青楼酒肆二十多家,京城最有名气的‘京华楼’,就在永安街,那京华楼春夏秋冬四季都选花魁,号称四时芳华,引得王公权贵竞相折腰。”

 “各部主官甚至以纳妾四时芳华为荣,礼部尚书、大学士徐闻徐阁老前年包圆了当年的京华楼四时芳华,美其名曰绣塌延年,传为美谈呢……”

 苟忠此时如数家珍,把哪家青楼的花魁叫什么,哪家青楼的服务有什么特色,滔滔不绝说了起来,其中还夹杂着哪个大臣逛青楼被正妻捉回家,哪个权贵和人在青楼争花魁动刀动兵,哪家青楼的背景是哪个高官等等。

 显然这里面大部分消息都是从锦衣卫那里得来的。

 李云听得一阵侧目,你一个太监对青楼这么感兴趣做什么?过干瘾吗?

 一边说着,已经来到了永安街。

 游人如织,街道两侧的店铺各种各样,牵驴的骑马的坐轿的,一片热闹繁华景象。

 茶楼酒肆的茶香酒香,刚刚到了街口就已经飘了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