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院二婚妻

第102章 沙甲汤(1/2)

  武大姐问:“这粉要怎么吃才好吃?”

  红薯粉嘛,柳绵绵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酸辣粉,蚂蚁上树,然后看到了菜市场,脑子里面又冒出来一道菜,也不是不可以试试看的。

  柳绵绵跟武大姐说:“您等我一会儿。”

  武大姐说:“我也去。”

  车上还有东西呢,别说东西了,这年头车都很容易被偷走。

  武大姐便拜托路边卖豆腐的老板帮忙看着。

  这地方不大,都是熟悉的人,店老板当然是认识武大姐的,这会儿也不忙,挥挥手让她放心去。

  见柳绵绵直奔渔民们摆摊的地方,有点好奇的问:“去买什么?”

  柳绵绵只说:“看看。”

  这个季节海鲜已经不是很多,下海的船队也不会在快过年的时候出远门,不过渔民们也要讨生活,还是会有部分渔民开着自己家里的小船出去捕捞,所以菜市场也经常有海鲜卖,不过品种肯定没有前几个月多就是了。

  两人在渔民周围转了一圈,柳绵绵盯着那一兜沙甲眼睛发光。

  “多少钱?”

  “全部拿走,五毛。”

  这种不带肉的,也不太好卖,价格跟海鱼差太多。

  这时候还没有近海养殖的贝类,比如花甲,但沙甲是有的,两者的营养价值还是沙甲更好些。

  沙甲是近海野生的贝类,这种海产品繁殖又快,壳子又多,不比虾跟鱼,卖起来很不值钱的,这一大堆沙甲足足有四五斤,要是在海产旺季只会更便宜,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也不能像白梦那样一整鱼的买,柳绵绵以前就喜欢买沙甲。

  “三毛。”

  “同志,不带这样还价的啦。”

  “三毛,三毛钱都可以买六个鸡蛋了。”

  比起这一堆壳,渔民显然觉得六个鸡蛋的吸引力更大:“行你都拿走吧。”

  还价成功的柳绵绵得寸进尺:“我没带兜子,这个筐子给我,待会儿我给你拿回来。”

  渔民看了她一眼,犹豫了一下。

  柳绵绵是个生人脸,不过武大姐的脸是能在菜市场刷脸买东西的,见渔民这样,武大姐拍拍胸脯保证:“肯定给你送过来,要不然你给我留着,待会儿我带了东西过来取。”

  那倒不用了,筐子也不值几个钱,渔民嘀嘀咕咕几句,挥挥手让两人拿走。

  一出菜市场,武大姐就问:“就这,都是壳,一斤的价格快比上半斤米了。”

  大米才一毛二,这一堆壳子撑死了六斤,居然要五毛钱,又没有肉又没有油的,活该堆到下午都没卖掉。

  这年头,值钱的都是能出油的东西,比如说肥肉,比如说猪油,拿着肉票想在供销社足额买肥肉,除非关系过硬,一般都是要三分精肉搭着七分的肥肉才肯卖,如果是普通人,或许精肉要给到更多。

  这年头谁家能一周吃一次肉,都是奢侈,连武大姐他们家也是一周割二三两,瘦肉拿来炒,肥肉要拿来炼油,除了过年过节,也就冬至那天吃过一次敞亮肉,今天去拿红薯粉时再去找村民们买鸡,就已经是买不到了。

  武大姐因此很遗憾,对柳绵绵买来的沙甲有点好奇。

  柳绵绵:“您在这里这么久了,没吃过这个?”

  武大姐摇摇头,这种玩意儿她问都不会问的。

  两人一道回到豆腐摊子上取东西,柳绵绵花了五分钱买豆腐,武大姐也买了一块豆腐,柳绵绵说:“那待会儿,我给你做一锅汤。”

  这种带壳子的肉还能煮汤喝,武大姐不信,这玩意儿有什么好吃的,不过好奇心驱使,还是决定晚饭时间去看看。

  两人回到了家里。

  沙甲本来也挺干净的了,养了一下午又吐了沙子。

  泡了些海带,海带在内陆地区可能是个洋气玩意儿,价格也不便宜,但在沿海地区就不算什么,在这里住的都经常煮海带汤,用海带跟黄豆煮出来的汤是非常鲜美的,跟肉当然没办法比了,但是也足够可以解馋。

  看见柳绵绵泡海带,武大姐就在默默咽口水了。

  上次买海带她也没舍得多买,回头又遭家里人一阵埋怨,因为海带煮汤鲜美,凉拌也很好吃,上回还是柳绵绵教她凉拌海带丝,最近家里常上桌的就是这道菜。

  见柳绵绵分出来一些沙甲出来,准备煮汤了,武大姐就睁大了眼睛,等着看能煮出什么好东西出来。

  一小半的沙甲,是用来煮汤的,里面加了海带和豆腐,上面还撒了一把虾皮。

  这还没出锅呢,就闻到一股可鲜美的味道,这道菜孩子们很爱吃,平常她也就买个一毛钱的沙甲,分两次煮,一次也就合计五分钱,一大锅汤里有豆腐有海带,营养其实也不错的,关键家里人能打个牙祭。

  老三和宝妞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