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院二婚妻

第107章 谁才是老大(1/3)

  杨校长从屋里找出一本语文书出来,随便翻开了一页,指着其中的一段跟柳绵绵说:“你照着这个读。”

  文章不难,是五年级的课本,如果柳绵绵连小学阶段的字都认不全,也就不配担任这个职务。

  那也是看在她声音好听,普通话确实是这几个人中间最标准的。

  柳绵绵接过语文书,看了看那一段文字。

  武大姐急了:“咋样?”字不会认不全吧!

  而杨校长见她没有立刻读,就当这里面有字她是不认识的,有点得意自己找出来的是高年级的课文,如果是个低年级的课文,说不定就让她蒙混过关了。

  是的,越是家属,越是要以本事获得这个岗位,不然以后别人会说闲话,以为找他们走的后门找的关系,到时候麻烦事儿一大堆,杨校长这个职务特殊,经常面临着要拒绝家属们的糖衣炮弹的轰炸。

  就在两人内心百转千回之时,柳绵绵开口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流畅的朗诵,平缓的语调,标准的发音......

  两人齐齐怔住。

  朗诵太好了!

  没有过度的渲染,没有停顿,文章读的非常流畅,要不是这篇文章是杨校长随机抽取出来,他都怀疑是不是柳绵绵提前预习过,他哪里知道,其实刚才柳绵绵沉默看文章的时候,是在心里打腹稿呢。

  杨校长愣在当场,连武大姐都没有想到,柳绵绵能读的这么好。

  不但语调语气发音都很合适,就连声音也是中性的发音,并没有太过柔媚,也不会过多的刚性,简直是不能再好了,从她开口的那一瞬间,杨校长就觉得播音员的岗位非她不可!

  杨校长有些激动:“小柳啊,你这普通话说的真好,你是在哪里长大的?”

  柳绵绵放下课本:“我跟老卫是老乡。”

  卫轩讲话他也听过,也是带着些乡音的,这还是知识分子。

  改变乡音其实很难的,在没有语言环境的基础下,要想改变自己从小到大的语言,需要很高的天赋,至少滨海除了岳老师跟许旭,很少有人能讲出标准的普通话,但现在听小柳无缝连接从乡音到普通话,竟然也毫无违和感。

  小柳就是该吃这碗饭的人!

  武大姐:“对吧对吧,我就说小柳不错的。”

  她还把柳绵绵做的功课拿出来,有种老母亲要显摆显摆自家孩子的心情:“这是小柳做的拼音图,这是小柳整理的唐诗,你别问我为什么之前我不知道小柳普通话好,其实我也是今天听她教孩子才知道。”

  于是把刚才那一幕给杨校长讲了。

  杨校长哈哈大笑:“小柳,你做的这个拼音很好,各地的学校也才系统性的恢复文化课,老师的底子参差不齐,尤其是拼音跟普通话这块,之前也没有被重视过,可从这次看来,普通话的推广也很重要,这些资料你是从哪里找来的?”

  学校的老师虽然也认识汉字,但要系统性的教育孩子,还是欠缺些火候跟经验,每个老师的教育方法都不同,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短板,有些老师分不清后鼻音,有的老师分不清“l”和“n”,恰巧这些的欠缺,在柳绵绵给孩子们整理资料的时候,都有做标注。

  不看这些资料还好,一边看着,杨校长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不过是拼音的基本用法而已,大部分是柳绵绵根据记忆写出来的,再找了点资料复盘了一下,她都不知道这些系统化的教学对现在的小学来说有多重要。

  “我们家四个孩子拼音都很薄弱,我也是在海城翻书找资料,再去学校找老师请教,自己学会了再教教孩子,像我们家老大字认识不少,可拼音他也不懂,就顺道教了。”

  这还是顺道,说的这样轻描淡写的,杨校长都怀疑她认真起来不知道会干成啥样。

  毕竟人家顺道就做的这样好。

  “那这些唐诗呢?”杨校长翻到那本唐诗,前面的内容都很简单,慢慢加深难度,有些句子周围她还加了自己的备注跟释义,差不离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是看到这些,他很难想到一个初小都没毕业的女同志,竟然靠着自学,能到这种程度。

  在几年前,这些诗歌都是被禁的内容,好多东西学校都没教过,甚至也找不到这样细致的资料。https://m.178xs.com

  “唐诗也是我在图书馆翻的资料,从我觉得简单的抄起,比如《咏鹅》《静夜思》这些,说起来我家孩子也调皮,这段时间拘着他们在家读唐诗,也好陶冶陶冶性情。”

  看着柳绵绵轻描淡写的语气,杨校长唏嘘不已。

  这真是一个聪慧又勤劳的女同志,其他三个候选人,以及上一任播音员许旭跟她比起来,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说不选小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