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来说是送女儿,在北京又待了两个月,卫轩不好明里催,但刘幺姑都打过几次电话催过了,回到家以后把庭审结果第一时间告诉了卫轩,然后就被他催着定机票赶紧回来。
挂断了电话以后又接到了王大花的电话,连她都在电话里头埋怨:“新招来的人还是要你管着,这两个月我都要忙死了,你回来了我才好休息几天。”
店里生意很红火,管的人难免会累点烦一点的。
晚上一家人难得的轻松坐在一起看了会儿电视。
老唐看的是最近买回来的港城片子,一边看一边指点说:“配音配的没你们那会儿好,不是原班人马吗?”
这段时间老唐都在看破案三部曲,今天放的是第三部,这一部的配音和推广是王家琪的堂哥接手的。
“后来不是我们团队配的了。”柳绵绵看了一眼:“其实港版的拍的不错的,后来我们老板生病,这个案子就不归我负责,但第三部在港版里面的口碑还不错,您要觉得这个配音听着难受,可以买港版的看。”
“那边的话我又听不懂。”
“没关系的,有字幕,看您的习惯吧,港版都是现场收音,有杂音可能您会听不习惯,我们家老二在这一部扮演男三,待会儿就能看到他出场了。”
晓晓正在一旁玩玩具,听说二表哥会出场,大眼睛直勾勾的扫向屏幕上面,没看到人以后还嘀嘀咕咕的抱怨上了,她最喜欢跟大孩子玩,一会儿看不到卫宁就想,一会儿看不到卫子源也会念,倒是不那么喜欢跟卫子义玩,这个哥哥年纪比较大了,比较像叔叔。
想当初晓晓吐槽卫子义像叔叔的时候,卫宁笑的几乎要打滚来。
“二哥呢?”晓晓一会儿就问一句。
“后面呢。”大姨已经习惯性敷衍了。
卫宁看过这部连续剧,剧情她都很熟悉了好吗,跟晓晓说:“待会儿,你二哥就会推门进来,你看你看,二哥推门进来了。”
卫子源演的这个角色是个奶油小生,这几年港片里面也特别流行这一款,晓晓看到卫子源出现以后,眼睛都亮了一下,小嘴巴张开直勾勾的看向卫子源,差点要扑到电视上去。
生活中能看到的人,在电视上见到,那种感觉太神奇了。
老唐听到配音,觉得跟老二一点都不像,扁了扁嘴干脆把电视关了。
“老二还会说港城话?”
“会说啊,他从小在那边长大嘛,宁宁也会说的,你让她给你说几句?”
卫宁就说了几句,她读幼儿园的时候也不会讲,但读到小学以后班上有很多本地的学生,大家都讲本地方言,港城的方言对比滨海的方言也就是腔调上有些不同,夹杂了一些英语单词,这些小小的变化难不倒从小看港片的孩子们。
等晚上睡觉的时候,柳绵绵躺在床上,翻起来影碟。
她把这几年做过的片子做了个合集,也算是给自己经营港片的生涯做一个告别吧,当初靠着这个起家,确实赚了不少钱,但任何事都没有做一辈子的道理。
好久没回到滨海,一回来就先忙活了几天。
家里人都关心案子的事情,听说官司打完了,这才放下心来。
卫轩则是把家里都收拾了一下,问她:“要不,冬天还是把岳父岳母都接来吧。”
他觉得陪女儿都是借口,柳绵绵就是想父母了。
思来想去,他也理解她,要是他爹娘在老家,他也是想要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来的。
柳绵绵躺在沙发里:“你自己打电话去请,我可请不来。”
这会儿北京的气温已经降低了,滨海才舒服,不冷不热的,她恨不得原地退休,躺在家里看影碟,半月不出门都行。
卫轩给她剥了个桔子:“等天儿再冷点,我就自己打电话去请。”
他请,老唐两口子肯定会给这个面子的。
过年是肯定不会在这边过年,但冬天来这边住上一段时间,对老年人的呼吸道都好些。
村子里度假要住的房子还没搞好,今年是不用想住进去的事了,但等晚点整个北京都开始供暖,大烟囱烧起来,再邀请一下老唐,他肯定愿意过来。
听到柳绵绵回来的消息,各方面也都有人来家里看望,武大姐跑的最勤,毕竟她就住在家隔壁么,王文媛王文湘都生了,她现在不是帮帮这个闺女,就是帮帮那个,比没退休的时候还忙,两人住在隔壁见的都少了。
没过多久就接到了梁婷的电话,问她想不想做一档综艺节目。
“是综艺?”这样的节目形式在内地很少见,但港台早就有了很多综艺的形式,柳绵绵接到电话的时候还觉得意外。
“我认识的一个地方台的领导,做电视节目做了十几年,也知道咱们当初做的那档美食节目,就聊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