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第352章 亚欧联合军演(1/2)

  7导弹的优点和弊端,华夏都清楚。

  比如p7导弹的精度很差,很难达到精准的斩首打击。

  其次,p7导弹因为没有搭载动力系统,所以弹道单一,非常容易拦截。

  更重要的是,p7导弹不具备移动性,所以一旦发现发射基地的位置,就时刻面临着被摧毁的风险。

  这些问题,虽然丑国不知道。

  但华夏一清二楚。

  这就让玉米晓夫寝食难安了。

  在玉米晓夫的拍板之下,液体导弹的研发再次提上日程。

  至此,在沙苏的政要心里,有一种感觉,虽然沙苏比华夏先发射成功了洲际导弹。

  但在不少人看来,反而华夏才是第一个拥有真正的洲际导弹的国家。

  这种如同嚼苍蝇的感觉,让他们无比难受。

  ……

  有人忧愁,自然也有人欢喜。

  华夏洲际导弹的测试成功,给正在面临挑战的共产协约打了一剂强心针。

  第三世界联盟的各个国家,非常有自知之明。

  他们深知自己的落后。

  在之前,只有在沙苏和丑国没有关注到的时候,他们才有着不错的发展空间。

  一旦这两个超级大国开始针对,那他们不由自主的有了从内部瓦解崩溃的趋势。

  究其原因,他们太妄自菲薄了。

  他们打心底里认为共产协约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是绝对不可能和北约以及华约对抗的。

  但华夏,

  这个同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华夏成功发射了洲际导弹,

  这带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

  其心境的变化,堪称改头换面。

  让他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原来第三世界国家也并非不能和强国掰手腕。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洲际导弹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共产区的安全。

  整个中亚在这个下午开始欢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之前笼罩在共产区的乌云开始消散,新的乌云正在到来。

  丑国森冷的目光已经盯上了一片祥和的共产区。

  ……

  洲际导弹的测试成功之后,翔宇同志就成了最忙碌的人。

  潜伏在国内的间谍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蹭蹭的冒头。

  随后顺藤摸瓜,一个又一个规模在百人以上的间谍组织相继浮出水面。

  在洲际导弹的催化之下,所有人才深刻的意识到,丑国的间谍渗透已经达到了怎么样可怕的地步。

  这些人中,除了大部分隐藏成普通人民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身居要职。

  甚至也有几条大鱼处在舆论口、教育口的重要岗位。

  隐藏的非常之深。

  如果不是南太平洋的一声巨响,恐怕很难炸出来如此多的大鱼。

  间谍问题的处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在处理过程中,翔宇同志已经陆续带来了不少重要消息。

  譬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华夏的讽刺和相关议论。

  也全部来源于此。

  一滴墨水,滴入清水中,总要染黑几分。

  如果这些源头的脏东西不解决,那人民就总是避免不了会受到影响。

  索性,昔日让子任同志为之头疼的问题,在这南太平洋的一声巨响之后,也随之解决。

  源头的脏东西被刮干净了。

  而被着脏东西污染的人民,也都很快清醒了过来。

  华夏再不好,但从一个受人欺凌的国家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总归是免不了牺牲和奉献的。

  从一无所有百废待兴到现在,没有人不承认这一代人的牺牲。

  子任同志或许又很多错误,但至少对人民,是问心无愧的。

  当洲际导弹成功,当萦绕在所有华夏人民头顶的对于战争的阴霾彻底消散,所有人才意识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国家对子任同志的阴阳怪气又多么的居心叵测。

  一个一无所有的民族,需要原子弹,便制造出了原子弹,

  需要洲际导弹,便制造出了洲际导弹。

  这种近乎不讲道理的奇迹,如果没有子任同志,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

  因为当没有人相信华夏能够研制出这种发达国家才配拥有的先进武器的时候。

  但只有他坚定的坚持着,华夏必须要有,也一定能有的原则。

  人的成长都是一瞬之间的。

  就比如现在。

  所有人回顾来时的路。

  看着在50年代初到50年代末的巨大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