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一百四十一章咱老马就喜欢跟你聊天(2/3)

互联网的人可不多。”

  “呵呵,老哥过奖了。

  我很喜欢黑格尔的一句话‘存在即合理’,互联网诞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在只是过热后的回调,未来前途依旧光明。

  尤其是像阿里巴巴这种电子商务领域里的领头羊,更是互联网企业中的金矿,能抓到投资机会,我肯定不会错过。”

  “徐老弟啊,伱是个有眼光的,咱老马就喜欢跟你聊天。不过你也知道最近阿里巴巴遇到了一些经营上的困难,不知道你有没有好的建议。”

  马芸虽然高兴徐良对阿里巴巴的看重,但更想向他问问解决阿里困境的药方。

  毕竟,对方白手起家,近一年时间就打拼出一家纵横互联网搜索和游戏,在音乐、软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的科技公司,能力和眼光都是顶尖的。

  徐良对阿里这段时间的困境并不是很了解,毕竟上一世他听得最多的就是阿里如何如何成功,并没有太关注它早期的失败。

  不过虽然上辈子的记忆里没有,但他的管理经验也很丰富,再加上这一世运营鸿蒙的经验,还是能看出阿里的问题。

  “马老哥,我对电子商务不是很了解,在这方面没办法给你太多的建议。不过有一点,你们海外扩张的脚步太迅猛了,走的太快。

  要知道,发达国家的工薪非常昂贵,在主营业务不能提供太多收入的情况下,大规模扩招,这非常危险。”

  徐良说到这里就停住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马芸也明白徐良意思是让他裁员,尤其是裁掉海外人员。

  “徐老弟的鸿蒙也在不断向海外扩张,但你们发展的非常好。”马芸道。

  徐良听出他语气中的询问。

  “鸿蒙发展之所以还算顺利,主要是我们紧紧抓住了网络游戏这個赢利点,有它产生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我们才敢进行海外开拓,如果没有它,鸿蒙也不会这么早进军海外。”

  “所以关键是现金流?”

  “没错。”

  “可惜啊,阿里巴巴对客户的三年免费承诺还没到。”

  听在耳中,徐良下意识的就想要拿一号店跟马芸合作,但话到嘴边又改了。

  现在阿里巴巴自己都活的艰难,那还有余力跟他做B2C?

  双方又聊了一会,约定下次见面一起吃饭后,便挂断了电话。

  徐良抓着手机想了一会,下意识要给姜晓阳打电话让她趁机会多收购点阿里的原始股,但想了想又放弃了。

  东瀛、香江、新加坡、雅加达四个子公司的发展,还需要华夏那边的资金支持,如果拿来收购阿里巴巴,子公司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放缓。

  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算了,已经有10%,剩下的以后再找机会吧。”

  念头落下,拿出手机给谢文打了过去。

  “老谢,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您说?”

  “现在我们鸿蒙的业务基本可以覆盖东亚和东南亚了。为了方便管理,我准备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做一个简单的调整。

  国内业务先不做调整,国外方面,在我们现有子公司的基础上划分为,南韩、东瀛、香江、南洋和中南,五家子公司。

  南韩和东瀛自不必说。

  香江公司,除了传统的大中华区外,再加上菲律宾。

  中南公司,以中南半岛七国为主。

  南洋公司,则以印尼、文莱和东帝汶为主。

  大概就是这样,你觉得如何?”

  谢文考虑半响后,“我原则上同意,但中南公司和南阳公司辖区内民族众多,语言、宗教、文化差异极大,在选择负责人的时候必须慎重。”

  “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南洋公司这边,我觉得王涛比较合适。为人稳重,做事有规划,很适合南阳公司这个以印尼为主的市场。

  关键是中南公司,国家较多,背景复杂,需要一个有主见,而且管理能力很强,又能镇住局面的人。

  咱们公司内俞军很合适,网络大全开发部的周坤也很合适。

  但俞军现在主抓必应搜索,到中南公司虽然属于平调,但在别人看来属于下放了,不合适。

  周坤目前正在带领团队开发浏览器,一时半会也走不开。”

  徐良点了点头,中南公司的负责人,也是他头疼的地方。

  “这几天我们都想想,看有没有其它合适的人选,原则上内部提拔,如果内部实在没有的话,就从外部招聘试试。”

  谢文答应一声后,“那王涛那边……?”

  “你先跟他谈一谈,如果他愿意的话,就让他负责鸿蒙南洋公司。”徐良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