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爸想要生男孩,而她是女孩,又恰好排行老二,现在政策是家里前三个小孩能分到土地和领到补贴,多余的小孩没有任何补贴待遇。
最开始他爸妈想把刚出生的那个女婴送人,但是干部不同意,说是不合法的;
然他家大女儿不但聪明懂事嘴甜,而且能帮忙干活;才4岁的二女儿显得格外的多余,不但劳动力不大,吃的不少还木讷。
小小年纪正是享受快乐童年时光时,小常念不但有干不完的活,挨不完的打骂,甚至时常饿肚子,长的面黄肌瘦,更加磕碜。
常民都不敢想象,国家全面脱贫百多年后,还能见到严重营养不良的小孩。
并且碰到每个月有乡上领导下到村里来视察时,小常念还得被关在放杂物屋里,不许出来。
即便是这样,她爸还是不满意,最后居然把她带到离她们村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故意遗弃。
那天常民刚好巡山走到那里,看到山下常念站在岔路口,嗓子都哭哑了,也没能换回她爸妈的回心转意。
常民站在山上,陪着她站到了天黑,也没见任何一个人出现在常念身旁,常民才走下山,这时的常念已经累得站不稳,坐在冰冷的地上抽泣。
常民:“你怎么在这儿?”
常念呆呆地望着常民,不说话,一张满是泪痕的小脸上是不自然的绯红,
常民:“你。。。”他的话还没说,常念直接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常民抱起常念送到就近的村卫生站,医生说小孩儿发烧了,还严重的营养不良,还以为是他在虐待儿童,差一点儿就报了警,还是常民一个劲的解释,还拿出自己的护林员工作证,才勉强不被报警。
常念醒来后,不记得之前的任何事,拽着常民的衣角不撒手,十分严重的分离焦虑症;等他再去常念之前的村里时,听到常念的爸妈带着全家突然搬走了,别人也根本不知道,他们半路把常念遗弃了!
村里没人愿意收养常念,如果常民不管常念,常念只能被送到社会福利院。
最后常民只得去找村里的村长,以不能离开山里为由,让其代理办了他对常念的领养手续。
听到这儿,韩亚菁:“难怪她不管在哪儿干什么,身上一定习惯带上饭,她说她可以不吃,但一定要有,不然没有安全感。”
安思粟:“所以她会有心理创伤后应激症。根源在这儿。”
常民:“她高中毕业,我让她去外地读大学,她竟然第一次背着我报了本地的大专,她高中成绩还是很不错的,结果她不好好读书,我气急,骂她骂狠了,她才说,她说她害怕那些陌生的宽阔道路,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环境。我那时候才开始特意的观察,发现她记不住路,也认不清人,刚见过,她却像没见过似的。”
林茜楠:“所以您送她来的这里吗?”
常民:“嗯,如果她真的有病,我不能露面,没法带她去大医院诊治,我能求助的地方,只有这里;如果她没病,让她来这里,不但可以训练出她独立生活,还可以学点儿本事,就算离开我,她也能好好保护自己。”
倪卉珺:“可她又是怎么认出我是你的亲生女儿的呢?”
常民:“你有没有把我送你的吊坠,让她瞧见过?”
倪卉珺点头,“我想你的时候,习惯性会把吊坠拿出来擦拭,她们都知道。”
常民:“那她应该就是通过吊坠认出你的,我身上也有一个,她见过;你们别看她不识人不认路,她除了人类和人类创造的痕迹以外,记性不是一般的好。”
倪卉珺:“所以说,在选拔训练营时,她就已经知道我和你的关系了吗?所以在哨站时,她对我的伤势,格外的紧张,照顾我也特别的仔细认真负责。”
韩亚菁:“应该是的,你们还记得她最初的人生目标是吃饭、睡觉、给爹养老,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加的结伴同行。”
林茜楠:“她在那个时候,应该已经知道叔叔您和妻女分开的苦衷,所以她才会加那个结伴同行。最后她才会在遗书里写,她不担心没有人给您养老送终。”
常民:“遗书?她留有遗书?”
高磊队长:“是的,就是我之前给您的那封信。”
常民闻言,从兜里掏出他之前放进去的信,快速展开,看到常念写给他的信。
看到最后,常民的手微微颤抖,愣了半晌,才苦笑道:“我不该,不该总是骂她的。我不是不喜欢她,我是担心她不能好好的生活,大好年华跟着我消磨在那些树林里。”
韩亚菁:“叔叔不用担心,她一直都有好好的生活。”
林茜楠:“叔叔现在有什么打算?还是要回那个偏远的地方吗?”
常民还没说话,倪卉珺有些着急,又有点儿担心的问道:“爸,你要去看看妈妈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