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晋

第204章:可以拉拢的对象(1/2)

  几天后,京师洛阳。

  李羲才总算是得到了杜尹送回来的消息。

  李羲打开书信。

  “王浚之子王怀大败被擒,拓跋猗卢落荒北逃,此战大胜。”

  李羲重复念了出来,看完,大喜过望。

  更是激动的猛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案子。

  “好啊,如此一来,可继续北上。”

  “啪。”

  李羲又重重的拍了一下案子:“可直取蓟县,夺回幽州。”

  现在李羲脑子里已经在想拿下幽州后的谋划,若是并州的匈奴叛乱还未平定,下一步就是平定并州。

  若是已经平定了,那就是调并州刺史回来,自己再重新任命一个。

  不过慎重起见,李羲还是找来了邓良、郭完、阴宠三人,询问了一下他仨的意见。

  阴宠自然不会说什么,他基本上就是李羲说什么,他就干什么,很听话。

  郭完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李羲看到后,问道:“公备你有什么想法大可直言,无需憋在心里。”

  闻言,郭完就开口了:“明公,这…粮食如何啊?”

  “粮食…尚有,可送去前线。”

  “不不不。”郭完摇摇头:“仆的意思是,粮道…怕是有危险。”

  “你的意思是…王浚会主动北撤,故意拉长吾等的补给线,好拖延粮草运送的时间。”

  李羲说完,郭完又补充了一句:“还会劫吾军粮草。”

  “那依你的意思?”

  “最好是暂缓进攻,休养一段时间,也好让粮食长一长。”

  李羲听完只是点点头,因为李羲不想这么做,李羲肯定是想继续北上,趁此大胜之机会,一鼓作气拿下幽州,一劳永逸的。

  但郭完这番话,你也不能说他没道理,就很难说。

  李羲又看向了邓良,要是邓良也是这个意思的话,那李羲就得重新考虑战略了。

  邓良在对上李羲的眼神后,立马就明白了李羲的意思。

  邓良没有直接说到底该如何,而是说了一句话有些不相干的话:“吾观拓跋猗卢不凡。”

  李羲有点懵。

  “何意?”

  “拓跋猗卢此人才能不输于王浚,此时待在王浚身边纯属是无奈之举。”

  听到这里,李羲似乎已经明白了邓良这番话的用意。

  “你的意思是,策反拓跋猗卢?”

  “不算是。”邓良摇摇头:“因为拓跋猗卢吾等很难策反,王浚也知道拓跋猗卢是什么想法,自然不会给吾等策反他的机会。”

  李羲皱眉,心里有些不耐烦了,但并没有表现出来,依旧询问:“那你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邓良拱手道:“拓跋猗卢代表的是什么?”

  “鲜卑…不对,是整个北方非晋人的人。”

  邓良笑着点点头:“正是如此。”

  邓良这番话也是点醒了李羲,但李羲还是有问题:“吾已知晓伱的意思,招揽幽州境内的鲜卑、匈奴等各部,但这件事要怎么策反他们?”

  “简单,这些人中,匈奴最好解决,他们被迁入时间过长,可以许以为土地,减税等好处。”

  李羲点点头,幽州境内的匈奴人不多,还是以鲜卑为主,不过这些鲜卑中有一部分原本是乌桓的人。

  这些人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也和匈奴一样,想要种地。

  包括一些底层的鲜卑人,这些都是可以拉拢的人。

  李羲突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子贤,这件事你去做。”

  “唯。”

  反正是邓良提出来的,理应他去办。

  但这都是辅助,难题还是粮食。

  李羲思量一二,心中也已经有了决断,便说道:“粮食运送之事也还好解决,增派人手,加强防御就是了。”

  郭完又问:“让人带?”

  李羲有些犹豫,眼下有些在京师的人都不能动。

  这时,阴宠站出来,拱手施礼道:“明公,吾愿望。”

  李羲微愣,显然是没想到阴宠居然会主动请缨。

  “承天你可想好了?”

  “仆虽然不如李将军,也不及邓尚书,但也颇有武力,仆保证把人安全带到,若出了差错,愿受惩罚。”

  既然阴宠话都说到这儿了,李羲要是还不同意也不合适了。

  加上李羲确实没人可用,郭完倒是可以,但他不建议继续北上,李羲自然不会用他。

  退而求其次,也就只有阴宠一人了。

  李羲点点头:“那就这样,吾让写信去南阳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