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和陈桓以及齐云他们几个人的封赏还要再晚一点。
因为李羲和邓良正在商量他俩的官职。
最后商定为,张远升安北将军,领朔方郡太守,陈桓升安西将军,领五原郡太守。
齐云被调回洛阳,担任中护军、加侍中。
这个调动和任命也是在第二天就急忙送出城,北上幽州了。
……
十天后,对于杜尹他们几个的任命到了。
第二天凌晨时,张远他们几人的任命就紧跟着也到达了。
几人都很高兴,特别是祖逖和刘琨,他俩加入进来的最晚,居然得到如此待遇。
这是他们不敢想的。
封侯,太守,啧啧啧,别提他俩有多高兴了。
…
杜尹看着满脸笑容的众人,呵呵笑着说:“诸位看起来都很高兴啊。”
陈桓没想那么多,直接就大笑着对杜尹说道:“哈哈,将军,吾等皆受封赏,难道将军你不高兴啊?”
不想杜尹点点头:“吾还真没那么高兴。”
此言一出,众人皆愣。
皆看向了说出这番话的杜尹。
杜尹则是不急不慢的说道:“就不是眼下幽州北部的局势,就说你们难道还没看出明公的意图吗?”
“意图…”
祖逖眉头一皱,突然就想到了:“莫不是明公想要进而取并州?”
祖逖稍加思索,就已经从他们几個人的官职上看出了端倪呢。m.178xs.com
“呵呵。”杜尹笑着点点头:“正是如此。”
“只不过眼下情况,需要吾等先拿幽州北部几个城,并州此时有叛乱,一时半会应该也不会打起来。”
杜尹想的没错,李羲也确实没打算直接去并州。
因为没粮食了,现在的粮食不足以供应大军战斗,小规模的战斗还能勉强支撑的起。
李羲和邓良、郭完他俩商量后决定,休养一年,再取并州。
正好等收了粮再打,那样就不怕缺粮了,岂不美哉?
……
“所以说,眼下吾等要做的首要事还是平定幽州。”
杜尹点点头。
祖逖也是立马抱拳道:“如今封赏已至,将军,属下请战。”
刘琨见状,也是立马请战;“属下也是。”
杜尹点点头。
“既然二位主动请战,那幽州之北就交由两位来攻克了。”
“唯。”
杜尹肯定不会去的,杜尹的任务更重要,他得留下安顿那些人鲜卑人。
他们多数原本是拓跋猗卢的部下,虽然是投降了,但保不齐还会出什么问题。
而且还要分化矛盾,汉人看不上鲜卑,鲜卑不满汉,这样下去幽州早晚还得乱。
幽州境内的这个情况,杜尹也是立马就向李羲汇报了。
李羲也在一直研究这个事,还是邓良提议,可以按照他们之前说的那个计策,再优化一下。
分化矛盾。
为此,邓良还和郭完一起写了一篇文章。
大致内容通俗易懂,用百姓听得懂的话讲述了出来。
并不是那种文绉绉的文章。
具体的意思就是说:‘大家不论是鲜卑亦或是晋朝人,祖上都是昔日之华夏先祖,咱们都是一样的。
之前敌对,是因为你们是跟着拓跋猗卢被迫成了朝廷叛军,战斗中死的那些人皆是忠义之人,他们的家眷朝廷发抚恤金。
大家都好好的种地屯田,共同对抗反叛的不忠不孝之人,那并州的刘渊才是真正罪大恶极的人。
刘渊反叛,下一个目标就是幽州和冀州,想过安稳日子,就要先分清谁是敌人。’
后面还有很多,但都是劝说晋朝百姓和鲜卑百姓及士卒的话语。
这篇文章,对幽州境内的人都有很大的启示。
分化矛盾,且找出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并州境内正在反叛的匈奴人刘渊。
这文章很机智的只说了刘渊反叛,并没有连同带上整个匈奴。
只把矛头对准他们的老发大,而不是针对他们所有人,这样他们就有会投降过来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是也比没有强。
这篇文章说是邓良和郭完写的,其实这内容是李羲他们三人商量着确定的。
只不过对外宣称是他俩。
郭完主笔。
因为他写出的字好。
这一篇文章,在李羲有意传播下,不到一个月就传到了冀、幽二州,其他地方人知不知道都没啥用。
主要是还是要让幽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