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晋

第三十二章:伐吴前事,用计换将(1/2)

  “还要平定江东。”

  闻言,李羲再表忠心:“臣愚钝,只听陛下的令。”

  李羲的话司马炎很受用。

  他要的就是这种听自己话的将领。

  “嗯,好,哈哈,好啊!仲和,你此去荆州要跟杜预好好共事,灭吴就看你们俩的了。”

  司马炎又勉励李羲一阵才让李羲离开。

  李羲明天就要去荆州了,晚上又跟田章等人在酒楼聚了一场。

  不过李羲没喝醉,回到家好好陪陪老婆孩子。

  第二天一大早就一人一骑离开洛阳,南下向襄阳。

  李羲路过南阳郡时,依旧是去看了看张平心。

  她有些老了,眼角有了皱纹。

  两人就是闲聊,有的没的聊着。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天李羲再度启程。

  一天后回到襄阳。

  ···

  刚进家门,杜预就得到消息来找李羲了。

  “姑母安好?”

  “一切都好。”

  寒暄完,开始说正事。

  “姑丈,陛下可是有要伐吴的意思?”

  李羲点点头:“或许吧,吾也不是很清楚。”

  司马炎没明确表示要伐吴,李羲哪敢妄下定论啊,哪怕问的是大侄子杜预。

  李羲只能含糊不清的回答。

  杜预见状也知道李羲有顾虑,并没有不悦的情绪,反而自顾自的说道:“眼下吴军粮草充裕,倒是个伐吴的机会。”

  李羲点头附和:“正是如此。”

  “侄儿想上书劝陛下伐吴。”

  “元凯,吾从洛阳来时陛下说了,只要不对吴开战,我等可先一步布置伐吴之战的措施。”

  杜预点点头。

  李羲继续说:“吾拙见,西陵不拔,东吴难灭,张政不死,西陵难克。”

  闻言,杜预哈哈大笑:“姑丈还真是和侄儿想到一起了,先克西陵,为大举南下灭吴拔出障碍。”

  “既然元凯你都想到了,那就开始着手攻克西陵城吧。”

  “好。”

  现任西陵督是张政,也算是东吴名将了,但还是比陆抗差远了。

  三天后,杜预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南出柤中,直奔西陵城。

  打算直扑西陵。

  杜预也知道,想打下西陵城肯定不可能的,他的目的也不是一举打下。

  而是要离间君臣关系。

  杜预派出去的这支队伍,三天就到了西陵。

  西陵督张政没有防备,更没有想到这个杜预居然会在刚上任时就派人来攻打西陵。

  且孙皓在前些年刚削弱过西陵城的兵力。

  张政大败一场,但西陵城没事,毕竟是被陆抗修固过。

  扛住了第一波进攻,张政心中甚是不安。

  坐立不安。

  “怎么办…怎么办啊,在城外的驻军没来得及撤回来,这次损失惨重,要是被陛下得知…那肯定是要重罚吾啊。”

  想到这,张政心下决定,选择瞒报。

  张政此举正中杜预下怀。

  在攻打西陵时,抓获了不少还没来得及跑的俘虏,杜预撤回那支队伍,并把俘虏送去了东吴建邺。

  十多天后,到达建邺。

  孙皓本就对臣下有很大的戒心,更不信任张政,在从那些杜预故意放回来的吴军口中得知了西陵真实战况后,气得不行。

  怒气冲冠,失了智。

  把张政调回,派去了留宪接任张政。

  这一系列完成,已经是三个月后了。

  杜预的目的达到。

  留宪能力不如张政,又是新上任的,这时候大军压境,西陵轻松可破。

  ……

  就这样,杜预立即上书,陈明伐吴的可行性。

  李羲对此充耳不闻。

  每天就勤勤恳恳的处理自己该做的事。

  杜预才是荆州军事负责人,李羲还是少插手的好。

  一晃十多天过去了,没信。

  杜预再度上书。

  又过半个多月,司马炎依旧没做答。

  杜预停了几个月,因为这几个月在杜预和李羲在忙着动员军队收粮、种地,没功夫上书。

  其实在杜预第一次上书建议伐吴时,远在扬州前线的主帅王浑也上书对司马炎说,吴国要大举北伐。

  在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后,以贾充为首的反对伐吴派立马劝说司马炎别南征。

  然后犹豫不决的司马炎就同意了,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