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晋

第四十一章:举国一战(1/2)

  孙皓此举,也让李羲和胡奋二人毫不费力的就悄悄摸到了建邺附近。

  敌军已至,但城中的孙皓却浑然不知。

  …

  不过李羲和胡奋也很为难,建邺毕竟是首都,城墙被孙权等几代人不停返修和加固,孙皓不投降的话很难攻破。m.178xs.com

  胡奋和李羲也派人去查看了一下城墙上的守卫情况。

  贸然进攻定会吃败仗。

  胡奋很为难,故而找来李羲询问李羲现在怎么办的好。

  李羲在听完胡奋的描述后,思虑一阵,而后道:“简单,那就不打呗。”

  “咳咳,还真是简单直接啊?”

  “仆这人能力普通,仆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愿犯错导致大军失利。”

  胡奋在听完这话后,眼神立马有了变化,连连点头:“还是仲和为人稳重啊。”

  胡奋对李羲产生了一股尊敬感。

  胡奋感觉,听李羲这番话胜读十年书啊。

  简直就是真言啊。

  如此一来,只要按着陛下的设定好的路走,就是输了也不会受罚,若是作战勇猛的话,甚至还会得到嘉奖。

  胡奋此刻是真觉得自己这几十年白活了。

  “其实不算稳重,仆就是不想大军受挫,军心和士气这个东西,一旦没受挫,可就很难再鼓舞回来了。”

  胡奋点点头:“仲和说的是,仲和比仆强啊。”

  胡奋自愧不如。

  李羲说的这些话其实也不算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古人就说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这句话对攻防双方都很有作用。

  所以李羲一般就不带大军进攻,很喜欢先带小股军队穿插进敌军后方或是侧翼。

  就以为袭扰为主。

  成本小,输了就输了,反正也不是大部队,伤不到大军的士气和军心。

  因此,这种事一般主帅也会准许像是李羲这种有着统帅之能的人去做,之前的西陵之战羊祜同意了。

  半个月前的西陵大战杜预也同意了。

  其实相比较于一军主帅,李羲更想当被指挥的将军,最起码不用考虑那么多,输了也不用负全责。

  …

  就这样,胡奋听从李羲的建议,按兵不动,也不露面。

  另一边,濮阳元还在跟司马伷决战,王浑速度慢,还没跟司马伷会合。

  也不知道北岸到底是什么情况,总感觉有点菜

  另一边王濬逼近的消息也传到了孙皓耳朵里。

  孙皓干着急也没办法应对,只能让周处带兵去阻拦王濬。

  周处在带兵出发前,看了一夜地图,也没找到一处能有效阻拦王濬的地形。

  周处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出征。

  打算拼死挡住王濬,为濮阳元争取打赢司马伷的时间。

  ……

  与此同时,濮阳元军营中。

  濮阳带的兵全是精锐,共计两万人。

  周处带着去抵御王濬的兵则是参差不齐且多为禁军,战斗力很差。

  营帐中。

  “将军…敌军不知疲惫的进攻,已经顶不住了。”

  濮阳元这人打仗还是很有一套的。

  刚来就筑了两个营寨,一个作为防御司马伷的工事,另一个靠近江的作为住驻军地和运粮中转站。

  濮阳元的想法是很好的,要把司马伷堵在北岸。

  但濮阳元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背水扎营。

  这个可是大忌。

  你要是赢了,那还好,一旦被司马伷打败,跑都没法跑。

  赢了可比韩信,输了不如赵括。

  濮阳元最初跟司马伷还是很有优势的,虽然司马伷在举全军之力攻打,但营寨并未攻破。

  …

  “怎么会…敌军不会是援军了吧?”

  濮阳元话音刚落,斥候急匆匆跑来汇报:“将军,将军…又有一伙敌军来攻营寨了。”

  濮阳元眉头紧皱:“这样下去可不妙啊。”

  濮阳元自然是知道背水扎营是大忌的,但为了让敌军不渡河,也只能背水扎营。

  “快,把营中所有士卒都带去支援,第一营寨绝不能被攻破,另外再命人回建邺,向陛下求助。”

  “唯。”

  ……

  前线打的火热,李羲跟胡奋俩人确实闲的不得了。

  每天都没啥事,李羲甚至还抽空在建邺附近转了转,美名其曰的勘察地形。

  实际上就是李羲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