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第154章 架大梁啦(1/2)

  不到两天,十里八乡都传遍了。

  刘宗也不耽搁,等陈小满再来施针时,他特意把自己请的建桥的工匠拉到陈小满跟前溜达了一圈。

  从测量到定方案,足足用了半个多月,转眼就到了中秋。

  老李家的房子在全村的帮助下修起来,准备架大梁。

  鸡打第一次鸣,周大丫就起来洗漱。

  还把在被窝里拱来拱去的陈小满给提溜起来了。

  陈小满打着哈欠,坐在凳子上由着周大丫给她梳头。

  “娘,我好困呀……”

  “一会儿客人就该来了,你得赶紧收拾。”

  陈小满看看天色,还黑着呢。

  哪儿有这么早来的客人呀?

  周大丫才不跟她解释那些,把自己熬夜给陈小满做的一条嫩黄的裙子给她穿上,还让她试了试新布鞋。

  “鞋子大了点,正好多穿一年。”

  周大丫很满意得叨咕,还特意给小满梳了两个小揪揪。

  拿出之前银楼送的珠花,往两个小揪揪上戴好。

  做好这一切,把小满推远些左看看右看看,满意地点点头。

  轮到李初元就简单多了。

  一件才做好的灰色长衫往身上一套,穿一双黑色的新布鞋,完事。

  两孩子睁着朦胧的双眼洗漱完,就被安排着坐在院子里剥蒜。

  修房子架大梁是大喜事,得摆宴席。

  青石村没厨子,得从隔壁张家庄请,但是洗菜切菜的活儿得村里人帮忙干。

  这不,天没亮,村里媳妇婆子们就陆陆续续来了,还自带菜刀、盆和凳子。

  见两孩子哈欠一个接一个打,她们把剥蒜的活儿也接了过去,打发陈小满和李初元去睡觉。

  李初元把外衣一脱,就躺床上了。

  陈小满舍不得弄乱娘给她扎的两个发揪,就坐在椅子上迷迷糊糊睡过去。

  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了。

  “哟,小满醒了?”

  一个婆婆的声音响起。

  陈小满迷迷糊糊看过去,就见屋子里坐满了媳妇婆子。

  有人伸手捏捏她的小揪揪:“这头梳得真好,珠花得不少钱吧?”

  陈小满也不怕生,咧了嘴,对那人露出一口白灿灿的小乳牙。

  “买镯子时银楼送的。”

  “嘿,这丫头笑得真好看!”

  “嫂子不笑也很好看。”

  这话可把跟她说话的女人夸得笑得前仰后合。

  旁边一个干瘦的女人好奇地问陈小满:“就是你这小福星让我小姑子怀孕的?”

  “我只买了人参须给大嫂喝,她就怀上了。”

  陈小满很谦虚。

  当然啦,还是半仙爷爷的灵水厉害。

  屋子里的媳妇婆子们兴致勃勃逗起陈小满。

  什么“大嫂二嫂你更喜欢谁啊?”

  “我都喜欢。”

  “一定要说个最喜欢的!”

  “我最喜欢娘!”

  陈小满才不上当呢。

  媳妇婆子们忒不服气了。

  她们活了几十年的人,还能骗不了三岁小孩吗?

  院子外的李初元也被一群老头围着,要他教自家孙子写各自的名字。

  这些孩子写的笔画歪七扭八,总缺胳膊少腿,还有的连字都凑不出来。

  李初元会批评他们:“你们一点都不用心,连小满都比不上。”

  有年纪小的孩子被打击地把树枝一丢,就想跑出去玩,又被爷爷提溜回来。

  “自个儿名字还是得学会,往后交税粮也得在册子上写自己名儿的。”

  “让初元教又不用花钱。”

  大人们一通教训,那些孩子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李初元很忧伤。

  他也想出去丢水漂玩。

  杨慧莲屋子里。

  杨母在她还平坦的肚子上摸了一圈又一圈,嘴里一直嘟囔着“真好”。

  “可算怀上了,不怕你公婆嫌弃了。”

  杨慧莲笑着宽慰:“爹娘人好,没嫌弃我。”

  “嘴上不嫌弃,心里总归有想法。”

  杨母不赞同道。

  谁娶儿媳回来不想她生孩子?

  换成别家,生不出孩子的儿媳早就被磋磨的没人样了。

  老李家厚道,没对她闺女有什么不好的。

  可闺女怀不上,她愁得晚上睡不成觉。

  如今可算松了口气。

  “你瞅瞅,你一怀上,都给买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