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第569章 名动天下(1/2)

  半年后,他连拆都懒得拆了。

  来来回回都是那么几件事,有什么好看的。

  大越老百姓却与他不同。

  两人建的学校都是免费的。

  许多穷人的孩子也能在闲暇时去跟着认几个字。

  随着学校越开越多,陈小满和李初元的名字也随之响彻整个大越。

  “是那位收回江南郡的李初元李先生吗?”

  “就是他!”

  “陈小满又是谁?”

  “李先生的未婚妻,听说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还是一位神医!”

  “女子懂医术?”

  “懂医术的女子多了,除了陈大夫,淮安县出了好几十位女大夫,个个医术精湛!”

  “我还没见过女大夫呐。”

  “等他们的学校开到咱们县,你就能瞧见了。他们的学校也收女娃,教医术的都是女大夫,听说都是在淮安县跟着小陈大夫学出来的。”

  “女娃学医有啥用,还不是嫁去给婆家挣钱去了。”

  “你真不会想啊,你闺女学医,你儿媳不也能学医吗。儿媳挣的钱也是你的。”

  对啊。

  闺女会嫁出去,也有儿媳嫁进门呐。

  “淮安县的女子都在养蚕、纺线织布拿工钱,他们县的日子富足啊,穿的是棉布衣服,顿顿大白米饭,听说还有人带着银镯子。”

  “咱们县的女子要是都能挣钱,咱日子也能好过许多。”

  反正不要钱,女娃娃只要干完活也能去读书。

  这么一来,学医的女子更多了。

  学校开到哪儿,陈小满都会把好种子卖给衙门。

  哪怕当粮食卖也行。

  只要种一季粮食,老百姓们就疯狂了。

  一亩地的产量是他们以前产量的十倍啊!

  谁不种好种子谁就是傻子!

  两年后,大越大部分地方都种上了亩产两千斤的好种子。

  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白米饭。

  大家种的粮食吃不完后,都拿出来卖。

  粮食反倒卖不起价,这时候有人会空出一两块地跟着种药材种棉花赚钱。

  一时间,大越陷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李初元和陈小满两个人的威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甚至被人称为“圣人”。

  以至于两人到哪个县,都会被人围起来看。

  还会收到各种瓜果蔬菜,甚至连鸡蛋都是整篮子地送。

  最高兴的莫过于天子。

  瞧瞧,他治理下的江山多么繁荣昌盛!

  这都是他的功劳!

  他是真命天子!

  原来治理江山也不是那般难的事,一个月只要上两三次早朝,把奏折推给丞相帮忙批改就行了。

  他要做的,就是广纳妃嫔,与她们在后宫嬉戏,多为皇家开枝散叶也就是了。

  短短三年时间,有十七名皇子十五名公主出生。

  每日醉生梦死的天子是被八百里加急从一位宠妃的床上喊起来的。

  边关告急。

  鞑子集结五万大军已经连下三城。

  “晏玦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拦住鞑子?!”

  天子暴怒。

  跪着的人瑟瑟发抖,全然不敢将晏将军只有五千人的事实说出来。

  翌日一早,天子久违地上了早朝。

  朝堂上百官激愤,叫嚣要让鞑子有来无回。

  至于晏玦,当然是因为连丢三城罪大恶极,即刻回京受罪。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飞向各个大家族。

  刘书言得到消息后立刻给李初元写了封信,让人送去老李家。

  信送到李家后,由李家再派人去别的县找李初元。

  看完信,李初元面容凝重。

  陈小满看他脸色不对,抽过信看了会儿。

  看完她立刻起身:“收拾行李回家。”

  “不在这儿管学校了?”

  他们才来镇西县,只建了一所学校,还没招到足够的先生。

  “交给嫣红,她跟着咱们跑了那么多县,早就知道要怎么操作了。”

  李嫣红是当初从凤凰山被救出来的女孩。

  她在青石村的学校读书多年,跟着小满学了不少医术。

  这几年又一直给小满打下手,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我们要回去找三哥商量。”

  陈小满收拾一圈,回头一看,发现李初元还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喝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