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道不死

第一四四章 战利品,新尝试(3/7)

个单独的世界,它和凡俗的世界、妖兽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只不过,因这不同“世界”之间天然存在的巨大壁垒,大家都习惯性的让彼此各成一界。

  修行界之外,是妖兽的世界。

  放眼整个青玄域,同品质煞脉的数量,是超过同品质灵脉的。

  同品质妖兽的数量,更是远远超过同层次修士的。

  若算双方的绝对力量,修士群体是远不及妖兽群体的。

  ……

  相较于妖兽,修士最强的天赋是学习能力。

  准三阶血脉的玄灵龟,还是血脉天赋具备强大适应力和包容力的情况下,为了学会一门云雨术,遭了多大的罪?

  而人类修士,从凡人成为练气修士、再从练气成长为筑基,那是一步步修炼上来的,更是一点点学习积累起来的。

  在这过程中,他们学习并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多得能把妖兽的脑子撑爆。

  越强大的修士,除了天赋和心志之外,无一例外,统统都是善于学习的强者。

  他们不仅能够从前人的传承中学习,甚至可以自己主动去发现、去领悟、去学习。

  任何一只妖兽,哪怕只是具备了普通练气修士的学习能力,那都是有潜力打破血脉桎梏的妖孽。

  妖兽中的妖孽。

  ……

  而相较于人类,妖兽最恐怖的天赋就是血脉传承。

  练气修士,要想诞下一个有修行天赋的子嗣,是个概率事件,且诞下凡人子嗣的概率更高。

  筑基修士,其子嗣拥有修行天赋的概率会更高点,但筑基诞下子嗣的能力也更低,总体而言,概率依然不大。

  至于筑基修士的子嗣同样拥有筑基潜力,那得通过多娶多生的策略。

  多多播种,用数量打败概率。

  与修士传承的艰难相比,妖兽的血脉传承完全就是开挂。

  只要是妖兽下的崽,无论是湿生、卵生、胎生还是化生,只要生出来了,理论上,它们都拥有一路畅通无阻、成长到父系血脉所在高度的潜质。

  唯一的问题就是能够安全顺利的活到那一天。

  从个体来看,绝大部分都会在半路上成为其他妖兽的食物,成长的养分。

  但从宏观的角度看,总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妖兽成长到父系血脉所在高度。

  并在激烈的物竞天择中,用生命去冲击那血脉桎梏,成就更加强大的“父系血脉”。

  理论上,只要维系所有妖兽存续的煞脉生态系统本身不被破坏,妖兽就是杀不绝、也死不完的。

  旧的去了,新的就会来。

  如同地里的韭菜,如同游戏里的刷新。

  人类修士中,哪怕只是拥有最弱妖兽的最差品质的血脉传承能力,哪怕是残缺不全的,那都是有潜力叩问大道的妖孽。

  人类中的妖孽。

  ……

  这两个“基本世界”混杂在一起,构成了青玄域的底色。

  不仅是青玄域,其他域的情况,与之也大同小异。

  ……

  在看完所有纸质书籍后,孟周又重新取出一本已经看过的书籍。

  《天赋灵体》

  人类修士,或因异变,或因隔代遗传,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拥有了如妖兽一般血脉天赋的能力,哪怕是最弱妖兽,最差品质,都足以令其成为人类修士中的天才,乃至于妖孽。

  而这本书,是孟周搜集来这总共百余本的典籍中,唯一对这些天赋能力进行梳理的典籍。

  虽然,这梳理很粗糙,也有很多缺漏,却也第一次让孟周对自己的灵体天赋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和定位。

  通过这书,孟周第一次了解到,这些能力被统一归纳为两个大类。

  一为【天赋】,一为【灵体】。

  “天赋”又根据其表现强弱,可以被细分为下品天赋、中品天赋、上品天赋、极品天赋。

  “灵体”根据其完整性,可分为残缺灵体,完整灵体;

  而若根据其表现强弱,也可被细分为下品灵体,中品灵体,上品灵体,以及极品灵体。

  “天赋”和“灵体”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强弱。

  ——当然,绝大部分天赋的表现都是要弱于灵体的,但也有一些非常极品的天赋,其威力一点不逊色于灵体,甚至犹有过之。

  它们的主要不同,将书籍中繁琐的文字提炼出来,按照孟周自己的理解,就是“用”与“体”的区别。

  天赋更侧重于“用”,它带来的助益更多的体现在修行者对某个具体方面能力的提升,侧重于技能。

  比如一种名叫“左手剑骨”的中品天赋,可以让修行者左手持剑、或者用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