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道不死

第一四五章 造未来,回过去(1/8)

  孟周点头,道:“有更具体的思路吗?”

  “您的意思是?”柳盈不确定的询问。

  “你觉得通灵之心最适合升华成什么灵体?”孟周问得更仔细了些。

  柳盈闻言,仔细想了想,却摇头道:“我不知道。”

  这本书中,只是对“天赋”以及“灵体”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总结,可没有某某天赋可以升华成某某灵体这样的“路径图”。

  著书者本人心里大概率连这样的念头都没有过。

  而且,这书中所记录的“天赋”和“灵体”本身也极不齐全。

  她没有更清晰的思路是很正常的。

  孟周点了点头,继续道:

  “那我换一个问法,你最希望这个灵体是什么样的?”

  柳盈惊愕道:“啊,还可以这样吗?”

  灵体难道还可以自定义的吗?

  想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孟周指了指两人身前的《天赋灵体》,道:

  “这书你们也看了,我要说,灵体就是多個天赋的集合,你们认可吗?”

  孟周习惯性的用出了前世的“集合”概念,这对杨冲柳盈二人来说,听起来有些新鲜,但结合具体的情境,也不难理解。

  两人陷入沉思。

  孟周继续循循善诱道:

  “当然,灵体并不是多个天赋的简单堆砌,而是多个相关联天赋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天赋是局部的、细节的,就像是手、脚、躯干、尾巴、翅膀、鳞片等。

  灵体是整体的,宏观的,不同的灵体,就像是不同的生命体,可以是人形的,也可以是狮子老虎,飞鸟游鱼。

  不同的天赋组合,形成不同的灵体。

  而如果有明显的残缺,但又具备灵体的基本特征,我们就说它是残缺的。

  反之,它就是完整的。”

  “从这个道理出发,我们可以说,灵体是千变万化,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并不能因为以往没有记载,或者没有出现过,就断定它不可能存在。

  且不说谁能真的穷尽天下,将所有灵体全部收录在一书之中。

  很多灵体的诞生,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既如此,咱们为何不能更主动的做一些尝试呢?”

  孟周的话,并不深奥,两人很容易就能理解。

  但他这话中蕴藏的深意,却让两个土生土长的“土著”头皮发麻。

  离经叛道。

  听着庄前辈的话,两人心中直接冒出了这样的念头。

  在凡俗社会,他们也曾被人用这四个字指责过。

  可与这位庄前辈相比,他们觉得自己倒更像是学堂里古板保守的老夫子。

  从庄前辈的言语间,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对那些天经地义的、所有人都奉若圭臬的规则的不屑一顾。

  哦,又不对。

  他并没有不屑一顾,因为他连顾都没顾。

  在他眼里,这些规则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这不能叫离经叛道。

  因为他的眼中,既没有“经”也没有“道”,那又谈什么“离”与“叛”呢?

  向两人阐述完自己的想法后,孟周看向二人,问:“我的意思,你们听明白了吗?”

  沉默的两人,沉默的点头。

  “那你们是怎么想的?”孟周问。

  两人沉默,没有立刻回答。

  孟周也不急。

  他要做的尝试,不知道在此界,是不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虽然不妄自菲薄,但他也没有自大到以为这世界就自己一个聪明人。

  但他心中明确的是,这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创造性的尝试,他需要的不是两个“试验体”,而是两个能够充分理解他所思所想,有能力,有想法的“合作者”。

  他们不仅需要听得进他的言语,更要有那个能力,还要能充分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这一路走来,所遇见的所有练气修士中,再没有比这二人更合适的了。

  哪怕同为武道宗师的严熊,和他们比起来,都要差点意思。

  单是要将多门技能修炼到圆满这一条,就能将不知多少练气修士拒之门外。

  孟周任由两人思考,他在旁耐心的等待。

  过了许久,柳盈才轻声开口道:

  “您的意思是,让我抛开对灵体的顾虑,而是从我的需求出发。

  以我现有的天赋为核心,借您所传秘术,打造出一个符合我需求的天赋体系?

  只要这个目标达成,不管以前有没有类似的灵体,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