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大军啊,在之前,整个欧洲加一块,也没有一百万大军啊。
现在也没有。
可是孔代亲王,却一开口就是百万大军。
不过想一想,这场大战若想取胜,或许还真要付出几百万条生命呢。
一想到这,所有人无不是露出了凝重之色。
这边,血战在进行着。
另一边。
克里米亚汗国。
克里米亚汗的大汗格莱三世,正在聆听着面前奥斯曼国使者的苦口婆心。
“大汗,您应该知道,在去年的冬天,如果不是来自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登陆了克里米亚半岛,您的汗国,早就已经完蛋了。”
“如今,欧洲人正在进攻奥斯曼帝国,我们需要您,立即派出军队,投入到战场上……”
面对着这个来自于奥斯曼帝国的使者的苦苦哀求。
格莱三世却显得格外的犹豫,他皱眉道。
“我倒是想派兵支援你们,我完全可以,让士兵们向北,出击罗刹国,为你们减轻军事压力,可你们为什么非要本汗,率领着勇士们,到中欧去作战呢?”
格莱三世的消息并不闭塞。
通过在大明朝在克里米亚汗国使馆的报纸,他能够了解到欧洲这场大战的详细情况,知道奥斯曼帝国损失惨重。
也知道,这场大战吞噬人命的速度,究竟有多么的恐怖。
因此,他是真的不愿意,把克里米亚汗国的兵力,投入到这场大战里面。
克里米亚汗国人口本来就不多,而且因为罗刹国南侵,现在人口少的可怜,全民皆兵也就是七八万人马。
对比起眼下孔代亲王率领着反攻军队,与奥斯曼帝国的这场血战而言。
这点兵力,投入到其中,连个水花都翻不起来。
奥斯曼人陆续损失的兵力,都有几十万了。
他格莱三世派个三五万人马上阵。
还真起不到什么作用。
反倒是,这些兵力损失光了之后,他克里米亚汗国可就没人了。
“我们真的需要您的士兵,拜托了……”
听到了格莱三世的回答,奥斯曼帝国的使者,都快哭出来了。
与此同时,在位于塞尔维亚的战场上。
来的快,去的也快,汹涌的人潮,退了过去。
奥斯曼人在付出了七八万人的损失后,停止了进攻,或许,他们得缓一口气。
孔代亲王目睹着战场上的惨剧,却顾不上,欣赏这尸山血海的一幕,而是匆匆的下令,让士兵们赶紧的用这些-层层叠叠的尸体,和土石,构建一条掩体,另外,在前面还要扎上铁丝网,不只是一道铁丝网。
要用铁丝网,拦住这些肉弹炮灰,让他们的士兵,拥有更长的射击时间。
同时,他还要统计一下自己部队的伤亡。
“亲王,我们的战死了大概一万三千多人,同时呢,我们还有六千余人负伤,不过绝大多数都是爆炸造成的轻伤,并不致命,完全不影响行军与战斗,只需要服用磺胺药片,防止感染就可以了。”
“至于武器装备,我们现在的线膛铳的损失还未统计上来,不过,我们却损失了近千枝击针步枪。”
“看来我们的损失,很是惨重啊。”
孔代亲王感慨道。
而一旁的手下,却是宽慰道。
“不过好消息是,击针步枪绝大多数损坏的,可以运到我们后方的修械所,进行修理,另外,最新消息,阿姆斯特丹的工厂,已经仿制出来了这种击针步枪,每个月的产量,大概有六百枝。”
“很好。”
孔代亲王顿时流露出来喜色。
后膛击针步枪的技术含量并不算太高,靠手挫也能够挫出来,对于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的荷兰工厂而言,还真不算太难。
月产六百枝,虽然少的可怜。
但是,孔代亲王依然觉得不少了,毕竟,月产六百,一年就是七千两百枝了,足够武装一个军了(他们的军实际上就是师级编制)。
“要尽可能的提高产量,另外,各国的兵工厂,作坊,都应该想办法生产这种击针步枪。”
孔代亲王说道。
旋即,又话锋一转。
“而且,从伤亡比上来看,我们的优势很大,敌人哪怕是跟我们换命,他们换不过我们,我们拥有状六千万团结一心的人口,而奥斯曼人呢?他们只有三千万人!”
“现在他们跟我们的伤亡比例大概是七比一。”
“而在与他们的正规军交手中,他们的伤亡比跟我们是大概三到五比一。”
“哪怕他们全民老少皆兵,我们只要付出大概十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