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第151章 五口通商(1/2)

  皇宫里面。

  崇祯皇帝正躺在躺椅上,面色有些不太好看,见了郑成功之后,这才算是脸色缓和了些,当得知了郑成功竟然是大明首富之子之后。

  一时间,崇祯当即便来了精神。

  只见到他坐起来。

  然后,一副长者的和蔼模样。

  “大木啊。”

  “臣在。”

  郑成功被朱由检的热情给搞的有些手足无措,而朱由检却是笑吟吟的问道。

  “大木看上去一表人才的,不知道可曾娶亲了没有?”

  “回陛下,臣在去年娶亲了。”

  郑成功解释着说道。

  “哦。”

  一时间朱由检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嗯,昨天周皇后可是要他给长平公主朱媺娖五十万两银子的陪嫁的!

  可把崇祯给惊住了。

  五十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所以,崇祯便琢磨着,能不能以嫁妆,换份丰厚些的聘礼回来,今天一大早,遇上了郑成功这个首富之子,大明版本的王校长。

  崇祯不免有些激动,哪成想,一听后者娶亲了,顿时便是脸色一垮。

  “娶的是谁家女子啊?”

  “是臣父早些年便订下的,如今泰山大人正在朝廷当礼部侍郎!”

  郑成功老老实实的说道,崇祯眉头一锁。

  “是那个董飏先?”

  “皇上圣明,此人正是家翁。”

  郑成功颔首,而朱由检却有些不高兴。

  好你个董飏先,竟然抢朕的女婿啊?

  “行了,老黄甭扯这个,咱们还是先商量商量那个开海的事情吧。”

  朱慈烜有些不耐烦,他哪里不明白崇祯的想法?

  不就是想把他那个便宜姐姐长平公主朱媺娖给“卖”个好价?

  “那就先说这个通商一下。”

  崇祯轻轻点头,又皱眉问道。

  “开埠口岸北方只有一个,只怕是有些不妥吧?”

  “陛下如果觉得一个少的话,还可以在山东之登莱一带,再开一个港口,臣听说那里还驻有我大明水师呢,应该可以吧?”

  “这倒是。”

  崇祯轻轻点头,天津水师虽然实力弱小,却也时常的来往于登莱,那里倒也适合当一个港口。

  “那便如此吧,只是眼下北方战乱,朝廷即便是设立了港口,又如何能吸引商人前来呢?”

  是啊,此时的大明王朝,经济重心早已经南移了,得益于大航海时代的红利,东南沿海不仅仅只在地理位置上占有优势,而且,大明朝东南沿海这块区域,先天性的气候上占的优势同样很大。

  不说别的,沿海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水土肥沃,所以,粮产量要比北方地区高的多,而足够的粮食产量,又使得江南地区,可以养活更多的,脱离了生产的手工业者。

  正是这些手工业者的出现。

  使得当下的大明,可以生产出来远销海内外的商品。

  开商埠通商自然是好事。

  可是,问题在于,眼下正值乱世的北方地区,貌似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出口商品啊。

  这也是崇祯所头疼的问题所在。

  “谁说北方没东西卖了?”

  朱慈烜冷笑一声,他当然明白当下南北经济的差距了。

  但是,他现在在西村那里所建立起来的工业,虽然多是重工业,但是,其水平却远超于江南那边的轻手工业了。

  “北方的东西多了去了,还有一点,大木,谁告诉你说?北方只卖东西,而不买东西了?”

  朱慈烜朝面前的郑大木笑呵呵的问道。

  “这是……”

  郑成功有些回过味来了。

  “殿下您是打算买什么?”

  “买马,买人,总而言之,有什么买什么,西洋人通商,他们只不只琢磨着买咱们的东西,咱们也不能光卖东西赚银子,而不花啊,总而言之,这商埠一旦建立,反正总有办法赚钱,再不济,当军港使用也成啊。”

  “方今之天下,泰西诸国崛起于海上,竟然能够隔万里之重洋,到我大明,而且屡次犯我强明,如此之劲敌,怎能不防?而且我大明南北两京,南京通长江,北京通大沽之运河。”

  “如果敌军水师长趋直入,岂不是直逼我大明京师?”

  “殿下所说极是啊。”

  郑成功深以为然。

  “我大明两京,以北京最重,而北京,势必要编练水师,臣以为,登莱一带,海峡不到百里宽阔,只消一支精干水师,便可以完成守御了,所以,即便是天津,登莱两地商埠不成,也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