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第434章 用兵(1/2)

  大顺帝国的官爵,实际上是上就商量好了!

  而不是李自成定下来的!

  这三天来,大顺内部一直在商量该如何封官,当初在益阳衙门有不少的老弟兄们,要的官太多了,大顺可不能够这么分——要真那么分,日后大顺全都成公候了,到时候,还怎么对抗正对“新生的大顺政权虎视眈眈,意图将大顺政权绞杀在萌芽阶段的反动派大明”。

  而且,除了一些必要的人外,大多数人,爵位必须封的低点——大顺眼下可是外有强敌,日后肯定是要打仗的。

  而打了胜仗也好,败仗也罢了,总归有人立下军功,所以爵位上必须留下一定的余量,好方便日后封赏!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顺首批分封的爵位,除了张献忠,罗汝才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军头,还有李自成的独腿大侄子李过,被封了亲王外。

  张献忠封的是秦王,罗汝才封的是魏王,李过封的齐王!

  都是响当当的王爵。

  这三位,张献忠罗汝才是因为手下有兵。

  而李过则是因为,他是李自成的大侄子,外加劳苦功高,还断了条腿,尤其是是李过比他大几岁,小时候李自成在外打架打输了,都李过帮他找场子的。

  这么个亲人,李自成能不给他封个亲王?

  郡王的数量有四个,分别是李自成手下的头号大将刘宗敏,还有他的小舅子高一功,以及张献忠的大儿子张可望,和他手下的大将刘文秀。

  刘宗敏封的是蓝田郡王,高一功封的是米脂郡王,张可望封的是定边郡王,刘文秀封的是延安郡王。

  都是按各自家乡,封的王号。

  这大抵也是大顺诸将们,想从名字上面怀念一下自己的陕西老家!

  而除了这些人外,国公的数量也少只有四个!

  分别是张献忠的两个义子,晋国公张定国,还有张能奇的定国公。

  以及田见秀的徐国公,还有贺锦的辽国公。

  剩下的候爵倒是多了点,一口气有三十多人!

  马进忠,马守应,刘希尧,贺锦,还有身负大仇的袁崇焕之子袁承志,袁宗第,顾君恩,李来亨,刘芳亮,刘进忠,高一龙,谢应龙等,以及张献忠手底下的一批中级将领。

  分封了这么多后!

  而候爵说完了,还有伯爵,这个人数有五十多人,都是手下的各营头统帅。

  随后,是子爵,有约莫百五十人。

  再之后,是真正的大头——男爵!

  有近四百人之多!

  爵位这么多!

  倒不是说大顺的爵位不值钱,而是大顺定下的国体的原因——大顺的制度现在是分封制啊!

  层层分封,所谓爵位,实际上就是军阶,军中的大小首领,军官们,怎么着也得分个爵位。

  分完了爵位后,就该发赏赐了!

  亲王是一人五万两银子,五百匹丝绸,五百匹棉布,都是刘宗敏刚刚拷饷来的。

  而郡王每人两万两银子,百匹丝绸,李寿明匹棉布。

  国公每人万两银子,百匹丝绸。

  侯爷每人五千两银子,五十匹丝绸。

  伯爵只有两千两银子。

  子爵一千五百两。

  男爵八百两!

  官员们也同样发银子了,左右丞相一人两万两银子,宋献策同理。

  而手底下的弟兄们,也发银子,其中的低级军官们,每人发个一百两,两三百两,而老弟兄们,每人落得一匹布,再加上三十来两银子,而新入伙的湖广好汉,也不亏待,每人十两银子!

  总而言之,大顺上下,都十分满意。

  当然了,也有人不满意——这些赏赐可不是小数目啊。

  加起来,有六百多万两银子!

  这些银子,李自成,张献忠肯定是拿不出来了,所以,只能轮到长沙城里的士绅们倒霉了。

  不仅仅只是长沙城里的士绅们,长沙附近的村庄,还有几个州县里面的士绅,全特么的倒霉了。

  被刘宗敏的夹棍给折腾的死去活来。

  而后者,也通过这些手段,成功的拷饷所得,八百余万两银子,还有大量的粮食,丝绸,棉布。

  这也是李自成能如此阔绰的发放赏赐的原因!

  否则,就凭他哪点家底,把他卖了,他也没办法给老弟兄们发饷!

  分封完爵位,发完赏赐后,大殿内顿时是喜气洋洋一片!

  大伙都相当的高兴——能不高兴嘛,折腾了这么多年了,总算是落得了一官半职,还揣兜里了不少的银子。

  大伙心情高兴的不要不要的。

  而李自成也高兴,他笑呵呵的朝在场的大顺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