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第555章 整编军制(1/2)

  “借不是不行,不过,年息得涨些!”

  朱慈烜犹豫了下后,开口说道。

  “而且,年息定在一成吧!”

  “一成也行!”

  崇祯与高宏图几人相视一眼后,点点头道。

  而与此同时,朱慈烜却是又正色道。

  “另外,这次借款的事,必须要刊在报纸上,而且,朝廷不得违约,到时候,必须按照归还欠款!”

  “这是自然,一年送两千多万两银子而已,朝廷还是还的起的!”

  高宏图拍着胸脯道。

  而朱慈烜,微微颔首之余,却是又沉声道。

  “不过,今年平辽的话,你们打算怎么打?而且,打赢了之后,如何的经营辽东呢?眼下辽东可没多少人了啊!”

  “是啊!”

  闻言,众人不禁长叹口气,辽东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战争打赢之后,漫漫花钱路才刚刚开始。

  经营辽东的花费,一点也不会比打仗花钱少。

  至于拿辽东的土地换银子嘛?

  或者作为军功封赏给士兵?

  扯淡!

  商人不是傻子,不会要辽东的土地。

  而拿辽东的土地,去封赏给士兵?

  崇祯要是敢这么搞,那些个大头兵们能直接哗变——辽东眼下可是正儿八经的苦寒之地。(别说是明朝了,后世的东北人也都在往南跑)。

  而且当地眼下,虽然有满洲鞑子在经营,但实质上跟一片“蛮荒”没多大区别!

  在没有足够多的人口,支撑起来当地经济的情况下,当地的土地看似肥沃,但实际上是一文不值!

  任何东西,只有有人在,他才有价值。

  没有人,再好的土地,也是白瞎。

  再有钱的主,也不愿意花钱买这地的土地——连人都没有,光有片地,顶个屁用?

  怎么耕作?

  怎么产出?

  产出来的粮食,又往哪卖?https://m.178xs.com

  所以,收复辽东,除了政治层面,军事层面外,短期是一个绝对的“赔本生意”。

  当然了,好处也是有的,大明现在的人口数量虽然不算多,但随着太平盛世的到来,随着战乱终结,用不了十几年,随着人口增长,冗余人口过多的话,东北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移民地!

  当然,这是理论上滴。

  实际上朱慈烜却不愿意这么做——冗余人口都往东北跑了,谁特喵的还去美洲啊?

  “先收复了再说,这么好的江山,让鞑子占了,朕心有不甘!”

  崇祯愣了一会后,笑吟吟说道。

  “那倒是!”

  朱慈烜点点头。

  这时候,崇祯却是又开口说道。

  “对了,烜儿啊,那个藩王培训班,也快该开课了吧?”

  “就这几天的事,人都已经陆续从藩封往北京靠近了!”

  朱慈烜点点头道。

  随即又说。

  “另外,日本国来犯的倭寇,既然已经击败了,得赶紧的让浙江方面,把俘虏押送到北京!”

  “用这些俘虏当劳力,去修铁路,多段多点同时施工,不怕累死人,争取几个月内,把铁路修到锦州城下!”

  “顺便,咱们也在这俘虏里面,挑选个一两万人,训练一下,用来派往日本国对付德川家!”

  “嗯,这事得抓紧!”

  崇祯点点头,一旁的陈新甲,却是连忙道。

  “皇上,还有件事,臣觉得吧,是时候办了!”

  “说来听听!”

  朱由检大手一挥道。

  陈新甲闻言,连忙说。

  “臣觉得,我大明朝的军制,该进行整编了!”

  “如今我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九边诸镇,各地总兵麾下,其兵马多如牛毛,各部军制,人员,参差不齐,训练水平也各有不同,旗号也乱七八糟的,如今要打平辽之战了,这么乱七八糟的可不成,臣觉得吧,是时候把我大明朝军兵们,重新的整编一番了!”

  “对对对,早该如此了!”

  朱慈烜当即同意道——他是深恶痛绝啊!

  大明现在的军制体系。

  大体分为五种,一种是原九边明军,属于大明原先的“国之干城”。

  另一种是各地总兵数量不等,战斗力也大为不同的明军。

  然后是崇祯的京营,以及秦军,还有浙军,这些新练之军。

  第四种则是各地的卫所兵,不过卫所已经属于被裁撤的了,虽然朝廷一直没有下诏书,但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