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第912章 授人以渔(1/2)

  好嘛,原来是想让咱出兵云贵啊!

  一听这话,朱慈烜顿时脸色一沉。

  仔细听听,李勤他们说的,简直就是胡扯!

  朱慈烜在云贵可不是没有情报的,此时的云贵百姓那可是真的心向大顺,还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明?

  扯淡!

  李自成进云贵后,几十万大军来回拉据,云贵上下的土司平定后,云贵的田土数量增多。

  再加上李自成还进行了均田!

  给当地百姓们平均了田地。

  除掉府兵阶级,民间百姓的人均土地在好几亩呢。

  而且,还解决了当地苦汉子们的娶妻难问题!

  最重要的是,大顺收的赋税还不高——真的不高啊,一亩地一年才收二斗的赋税!

  跟大明这边的赋税差不多——大明这边现在的赋税划分是上田三斗,中田一斗半,下田一斗。

  但是,明朝这边的赋税是按季收的!

  一季庄稼收一回,而大顺则是包年!

  除此之外。

  对于,明朝境内的小老百姓,有田地的自耕农并不多,而且还都局限在陕西浙江淮河两岸及中原北直,以及湖广。

  这些地方,因为战乱或者其他因素,朱慈烜给一些百姓进行了分田,从而出现了一部分自耕农!

  而这里面所占的人口,在大明朝却并不算多——也就是三四千万人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这些个占绝大多数没有享受均田成果的普通百姓们来说。

  他们的日子,还真比不上均过田的大顺百姓。

  嗯,大顺那边至少,一人分了几亩地,甭管是梯田还是山里面的破地,好歹有了田地不是。

  而且大顺的府兵也不可能自己种地啊——他们也得种的过来。

  这就导致,云贵百姓们还能够佃一些大顺好汉们的土地种。

  一人几亩地的人均耕地面积,赋税又不高,再加上出身农民,经历过陕西农民起义的李自成等农民起义者,都不是太黑心的主。(主要是有缅甸等殖民地可以压迫,用不着欺负云贵的汉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云贵的老百姓的日子,还能差的了?

  可以说,对于云贵的老百姓而言,日子过的比在大明朝治下要滋润的多了——大明治下的时候,一有沐家,二有地主,三有贪官污吏,四有土司蛮夷。这四座大山,压的是云贵的小民喘不气来。

  而自打大顺来了之后,这四座大山就全都没了,而且还有了自己的田地,日子想不过好都难!

  所以,朱慈烜是一点也不信这个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明的瞎话!

  当然了,他也不能够置之不理。

  只见到他看向了李勤等人。

  “云贵百姓,如此怀念我大明,朕怎可能置之不理?”

  “朕回头,就制定一个二十年平定西南的方略,彻底的平定西南的流寇!”

  “二十年?”

  朱慈烜的声音一落,原本还对朱慈烜的回答一喜的李勤等人,瞬时脸色大变。

  废话,二十年的时间,再回去还管个屁用啊,以这年头的平均寿命,他们能不能活到二十年以后还是两说呢!

  而朱慈烜却是一脸的郑重说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当初,一个小小的虏丑,万历四十四年始,至崇祯十六年剿灭,足足花了二十七年,更甭提,如今这个建奴,还有一支余孽,在那极北之地呢!”

  “而这个流寇嘛!”

  “人数规模,远超于虏丑,且占地广大不说,人丁也数倍于辽东,如今又夺了缅甸,马六甲诸地,还在莫卧儿国夺下一省后路!”

  “如此一敌,岂能够等闲视之?”

  “应该做持久作战之准备!”

  “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再落得一个萨尔浒的惨败!”

  “可是皇上,西南的百姓们,可都盼着皇上率军打回去呢!”

  李勤等人哽咽着说。

  想以此,感动朱慈烜!

  但朱慈烜这么一个黑心的封建帝王哪那么容易被感动?

  只见到他一脸的悲怆,然后,忍不住的说道。

  “唉,这件事,朕也无可奈何!”

  “只能够,再苦一苦云贵的百姓了……”

  说罢,朱慈烜大手一挥,示意说道。

  “退朝,朕要与内阁商量商量,平定西南流寇的方略,所以,就不与诸位,在此在议论了……”

  “皇上,皇上且慢……”

  见此,李勤慌了神,他扑通跪倒在地。

  “皇上,即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