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第925章 两路移民(1/2)

  洪德元年四月初。

  三月刚刚过去,南京城内,一改往日脏乱差,就连大街之上的扒手小偷,都消失了不少。

  一时间,百姓们无不称道异常。

  而这,也与一城之内的上元县内,形成了鲜明之对比。

  这一切,也自然被居住在南京城内的大明高官们给看在眼里。

  所以当下,正在召开的御前会议上。

  吏部尚书王家彦正兴致勃勃的朝朱慈烜诉说着新任江宁知县张煌言的政绩!

  “张煌言文章虽不如王夫之,但论起实干之本领,却是相当不错,上任不过一月而已,江宁风气,便大为改观,实是国朝之栋梁也!”

  “此人倒是人才!”

  朱慈烜点了点头。

  “不过,今天要议的不是这件事,是关于罗刹国的事!”

  朱慈烜将一份奏折,给甩在了桌子上面。

  奏折是远在西域的唐王与代王联名上奏的。

  奏折上,唐王朱聿键先是禀报了这些日子,跟罗刹鬼之间的战况,随后,他又向朱慈烜上报了,关于西域各个藩国汗国之间的矛盾问题,以及西域西面的大玉兹当地的异状。

  他告诉朱慈烜。

  罗刹鬼在他们手上吃了亏后,便打算勾结起来,那些个玉兹人,对付大明朝。

  而唐代两藩虽然实力强横,但西域着实是辽阔,对付起来这些个无孔不入的罗刹鬼,还是有些为难,所以,他请求朱慈烜,允许西域各汗国,采购武器,然后对付罗刹人!

  “皇上,臣觉得吧,还是莫要卖给这些个西域的蒙古人武器!”

  高宏图率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叶尔羌,准噶尔诸部蒙古,本就不甚骁勇!”

  “既比不上漠南蒙古,也打不过漠北蒙古!”

  “如果我大明,真给了他们铳炮,这些铳炮,在他们的手上,又能够发挥出来几成的效果呢?”

  “所以,臣以为,不能够给他们太多的武器,依臣之见嘛,与其给他们铳炮,倒不如从陕甘迁汉民过去,汉民多了,有汉民自卫,又怎会敌不过罗刹人?”

  “移民西域?”

  高宏图的声音落下,朱慈烜瞬间反应了过来。

  高宏图的意思是,通过移民来增加大明在西域的影响力。

  “对,移民西域,移个几百万民过去,西域便是我大明的西域了,将来西域,再也不可能为外国所窃取!”

  高宏图点了点头。

  “更不可能,沦落入异族之手!”

  “可是陕甘本就人丁稀缺!”

  高宏图的建议才说出来,旁边的张国维就摇头不停。

  “如今陕甘,民不过数百万而已,而西域又太过于贫瘠,就算是我大明朝真能迁这么多民过去,只怕是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吧?”

  “陕甘人丁稀薄,也就是这十几年的事!”

  高宏图倒有自己的看法。

  “自古大乱之后,便是大治,如今陕甘,地方平靖,土贼豪强流寇马匪一扫而空,就连藩王,也全部迁往他处,几百万人,分居于陕甘之地,陕甘又是历代帝王基业,虽不如汉唐时富庶,但亦也不错,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假以时日,二十年后,仅陕甘两地,就至少能有千万生民!”

  “如此,不就有丁口可移民了?”

  “至于西域贫瘠?”

  “此言差矣!”

  “西域确实有茫茫戈壁,沙漠,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更何况,其西扼丝绸故道,无非是蒙人不会经营,所以,才至于此而已!”

  “更何况,据唐王汇报,其所据之地,沃野千里,足可为帝王根基,而那再往西去,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其所能耕战之地,亦辽阔无比,此西域之大,比之东山洲,亦不逊色!”

  “所以,老夫以为,我大明朝日后,要东西并重,一路东去东山洲,一路,西取西域!”

  “东南之人,可走海路下南洋,去东山洲!”

  “西北百姓,则可以沿陆路,一路直通西域,如此一来,我大明将来孳生之人丁,方可有足够之地方安置,如此一来,我国朝便不至于,人多而地少,民贫而国用竭,以至于百年之后,天下再乱!”

  “不错!”

  高宏图的话一说出来,朱慈烜就觉得简直太有道理了!

  是啊,大明朝太大了啊,一个国,快顶的是整个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大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航海时代的红利,想要惠及全国百姓,就有些难了。

  因为,从欧洲来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