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

第954章 商人运粮(1/2)

  至于他们能不能打下河中之地?

  答案是肯定的。

  当然,这其中恐怕得死不少人,花费不少的时间。

  但只要军队进入到河中之地,朱慈烜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到时候,只要这里成了大明朝的地盘,朱慈烜料他奥朗则布,绝对不敢出兵攻打。

  至于大明朝与莫卧儿之间,会不会撕破脸?

  朱慈烜觉得,只要河中之地能够吞到嘴里。

  那么,撕破脸就撕破脸好了!

  反正,朱慈烜也没打算一直跟阿三当好朋友!

  此时,在得了朱慈烜的旨意后,大明日报上面,随即便在次日,刊登了对布哈拉汗国严正声明,并在上面,刊登出来了朱慈烜要对布哈拉汗国用兵的檄文。

  十几天之后。

  八百里加急在遥远的距离下,实际上也并不怎么快。

  足足过去了十三天的时间!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十二月了。

  位于天下脚下,秦王朱存极与晋王朱审烜在一块碰头了。

  秦王朱存极,晋王朱审烜,历史上是俩投降藩王。

  当然下场都不好。

  朱存极是先降顺,后抗清,随后兵败身死,而朱审烜则就是,先降顺,后降清,然后被鞑子给杀了。

  不过,投降的事,也不怪他们俩——不投降还能怎么办?

  他们俩在面对李自成,还有满洲鞑子的时候,手底上可是一兵未有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活命,然后投降了。

  有错吗?

  貌似没有!

  毕竟,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俩废物点心王爷?

  而且,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怨崇祯——但凡历史上崇祯早早的打开藩禁,允许藩王练兵自保,手底下有点兵,这些藩王也不至于那么干脆利落的投降啊。

  嗯,有兵总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机会,可是没兵的话,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在手上实力尚存的情况下,没有几个会想着投降——投降的话,命攥在别人手上,而不投降的话,命运则掌握在自己手上。

  不过现在,历史却已经大大的改变了。

  朱存极与朱审烜,早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俩大号的废物点心了!

  相反。

  他们俩已经历练了出来。

  嗯,二人的智商都没问题。

  历史上混到那个地步,纯粹是因为没有好好学习。

  外加限制太多。

  好好学习都不成。

  可现在不行了。

  大明朝是在逼着他们学习啊。

  专门的办了藩王培训班,就培养他们这叫藩王,而朱存极与朱审烜二人,能够成功的,从藩王培训班里面学成毕业,足可见二人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至少,是得到了结业证明,得到认可的。

  此时,在得知朝廷要称藩了这个消息后。

  朱存极他笑呵呵的捋着自己的那一大把大胡子,朝旁边的朱审烜说道。

  “晋王,朝廷要将你我,移藩至那河中之地,你可愿意去啊?”

  “当然愿意去了!”

  晋王朱审烜不假思索的说。

  河中之地是什么地方,他们俩当然清楚了。

  那里是汉朝大宛国故地,西域沃土,而且诞生过带甲二十万的帖木儿国,除此之外。

  那里可不是什么破地啊。

  是一块宝地。

  要知道,中亚地区适宜农耕的区域,几乎全在河中之地,费尔干纳最富饶的盆地核心区域,河中地区最大的撒马尔罕和布哈拉绿洲。

  可全都在这一片区域啊。

  发展起来的话,养活上千万人口不再话下——话说,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前,乌兹别克就是这么些人口啊。

  若是在原先,秦晋二藩对此可能不太了解,可是,这些日子随着重兴丝路,来往于西域的商人愈发增多,秦晋二藩是十分清楚,这个布哈拉汗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这个国家富庶异常。

  正因为如此,帖木儿帝国在统治此地时,才能够发出来兴兵二十万征讨大明朝的豪言壮语!

  此时,晋王朱审烜是一脸的激动说道。

  “河中之地,那么好的地盘,傻子才不要呢!”

  “咱们两家合兵,打到那里后,共治河中之地,如何?”

  “好!”

  秦王朱存极不假思索的说道。

  现在最重要的,是夺下河中之地这么一块宝地。

  至于日后怎么分配蛋糕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