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104章 连续收购,沈秋韵(2/4)

> “老板,我谈了一家口红厂,也在东郊,谈的差不多了,你来看看呗。”

 “好,我这就过去,你约下厂长,地址发我。”

 “好的,老板!”

 一个小时后,王逸来到新雅口红厂。

 宋思凝和于雪,已经等在门口。

 这个品牌,作为老济州人,王逸也没听说过。

 不过看宋思凝的资料,似乎是一家老厂。

 “老板,厂里的情况我都看了,设备生产线,都齐全。产品也卖了很多年,卖的很便宜,销量却不好。”

 宋思凝一一介绍:“但好处是,他们有自己的研发小团队,人不多,也就十个人。他们家的色号,都是他们自己研发的!还挺好看的,就是没啥名气。”

 说着,宋思凝取出几只新雅口红,涂在胳膊上试色:“老板,你看!和大牌色号看不出差别,二十块一大支,但就是没多少人买!”

 王逸看了看,都是经典色号,口红做的不错,但没什么竞争力。

 涂到嘴上的玩意,大家最担心安全问题。

 小品牌的口红,就是难以让人信服。

 王逸倒是记得,后世有一家迅速做大的国产口红——into    u!

 这家口红2019年才成立,但发展迅速,没两年就做到了年营收数亿。

 首创“唇泥”,更是深得大家喜欢。

 主打的就是少量低价,色彩大师!

 普通口红3.5g一支,她家只有2g。

 59元一支,色号又多又好看,还舍得推广,直接卖爆。

 前世,王逸第一次听到唇泥,很是诧异。

 还了解了一番唇泥的特性,不知道新雅的研发人员,能不能做出来!

 若是能做出来,美柚提前八年,首创唇泥,必然卖爆!

 并且能够复制into    u的模式,少量低价,很容易做大。

 毕竟大多数的口红,3.5g一支,卖三四百,根本用不完,最终都会浪费。

 而美柚口红,复制少量低价的模式,加上品牌影响,一支2g,100块一支,应该能顺销。

 后续的甄柚口红,就要全量全价,对标大牌,卖300+!

 “王老板,您好,我是新雅口红的老板于新雅。”

 一位三十多岁的少妇,笑着迎了上来:“欢迎王老板莅临指导。”

 “于老板说笑了,我是来学习的。”王逸笑着与对方握手。

 看得出来,于新雅是个很有品味的女人。

 可是市场是残酷的,新雅口红厂,终究是走不下去。

 随后,于新雅带着王逸和宋思凝,一一参观了口红厂:

 “美妆行业,国产想要做大,太难了。除非砸钱做营销,但是我们这种小厂又烧不起。忙碌一年一算账,也没赚多少,搞不好还赔了。”

 “一年接一年,一年不如一年。我累了,懒得折腾了。”

 于新雅叹了口气:“若是王老板愿意,这口红厂您就收过去,给个成本钱就是。”

 “好啊,对于新雅口红厂,我有意收下,不知道于老板打算出价几何?”

 于新雅想了想,伸出三个手指:“三百万,设备,库存,原材料,还有我们的配方,全部给你!”

 都不做这一行了,她留着也没用。

 王逸想了想,又砍了一刀:“二百万,立即转账!”

 若是在十年后,这个厂要价三百万,那很便宜。

 可是在2011年,三百万不是个小数!

 于新雅柳眉微蹙,环视着熟悉的工厂,还是点点头:“比我底线低了三十万,但是……行吧,就依王老板!”

 宋思凝和陈传清他们研究过新雅口红厂的估值,230万左右比较合理。

 王逸又小砍了一刀。

 随后,双方签约,宋思凝作为法人,和于新雅一同办理过户手续。

 而王逸则以新老板的身份,召集了新雅口红的高层召开会议。

 一番介绍,王逸了解了口红厂的内部架构。

 只有三个部门,研发部十人,负责研发口红。

 市场部十五人,负责开拓市场,铺货。

 剩下的就是生产部,负责生产口红。

 王逸看向众人:“现在新雅口红,已经被美柚科技全资收购。大家愿意留下,一律先涨薪10%。不愿意留下的,可以立即办理离职手续,所有工资,全部结清。”

 闻言,众人一番窃窃私语,却没有任何人愿意离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