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经过了袁绍劝说何进尽诛宦官之事,张让等人也感到了强烈的危机,不想让性命交托别人之手。
董太后的出现,让张让等人看到了契机。
张让于是说:“太后亦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则大事可图矣。”
董太后大喜。
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预朝政。
至此,张让等人与董重苟合,两位外戚开始明争暗斗,以致朝堂局势不稳。
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于宫中设一宴,请董太后赴席。
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我等皆妇人也,参预朝政,非其所宜。昔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
董后大怒,指着何皇后骂道:“汝鸩死王美人,任性善妒。今倚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辄敢乱言!吾敕骠骑断汝兄首,如反掌耳!”
何后亦怒,曰:“吾以好言相劝,何反怒耶?”
董后曰:“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
两宫互相争竞,张让等各劝归宫。
何皇后余怒未消,连夜召何进入宫,告以前事。
何进闻言亦怒,返回大将军府以后,召三公共议。
来早设朝,何进与三公及弟何苗等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蕃后故事不得留京师,舆服有章,膳羞有品。请永乐后迁宫本国。”
奏毕,何进遂举兵围骠骑府,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
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军士方散。
董太后返回河间国,不久暴毙,众皆以为其乃大将军何进所杀。
张让、段珪见董后一枝已废,遂皆以金珠玩好结搆何进弟何苗并其母舞阳君,令早晚入何太后处,善言遮蔽,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
董太后举柩回京,葬于文陵,何进托病不出。
司隶校尉袁绍入见何进,奏曰:“张让、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乘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大祸。昔窦武欲诛内竖,机谋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使尽力,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不可失也。”
何进犹豫道:“且容商议。”
左右密报张让,让等转告何苗,又多送贿赂。
何苗入奏何后云:“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今无端又欲杀十常侍,此取乱之道也。”
何太后纳其言。
少顷,何进入宫面见何太后,告其欲诛中官之事。
何太后曰:“中官统领禁省,汉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何进本是没有决断之人,听太后之言,只得退下。
袁绍迎问曰:“大事若何?”
何进曰:“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袁绍已经彻底看清何进,知其优柔寡断,难诛宦官,准备以势压人,当即献计道:“将军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有大军逼迫,不容太后不从。”
何进闻言大喜,道:“此计大妙。”
随后再问:“可召何人入京?”
袁绍沉吟半晌,道:“车骑将军周琦、前将军董卓,皆手握重兵,屯于司隶,可召此二人前来。”
袁绍想法甚好。
他原本以为,周琦、董卓都乃袁氏门生,如果召两人领兵入京,也就可以逼迫何进以及太后,诛尽宦官。
若能劝说二人留在雒阳,以袁氏为尊,那么此后整个大汉,都是袁氏说了算。
至于何进,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却说何进听从了袁绍建议,召车骑将军周琦以及前将军董卓带兵入京,却也留了个心眼,又召他自己提拔的丁原等人入京。
主簿陈琳知晓此事,急忙劝道:“万万不可。”
“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
“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何进笑曰:“此懦夫之见也。”
旁边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
视之,乃曹操也。
且说曹操对何进说道:“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