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行废立,周琦围雒阳(6/7)

为了削董卓兵权,于是命其为并州牧。

  丁原为此卸任并州刺史之位,被封为武猛都尉,还将麾下猛将张辽、张扬等人都派到雒阳大将军府任职,也因此得到了何进的器重。

  正是为此,何进才会召丁原领兵入雒阳。

  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

  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李儒急忙劝道:“今日饮宴之处,不宜谈论国政,来日向都堂公论未迟。”

  丁原恼怒,率众而走。

  董卓乃问百官:“吾所言,合公道否?”

  卢植道:“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

  “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公乃外臣,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

  “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董卓大怒,拔剑向前欲杀植,侍中蔡邕、议郎彭伯谏曰:“卢尚书海内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

  董卓乃止。

  王允劝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

  董卓见众人皆反对此事,只得暂罢,于是百官皆散。

  等到百官散去以后,董卓乃问李儒:“朝中公卿皆反对废立之事,如之奈何?”

  李儒沉吟半晌,道:“今有丁原屯兵雒阳,百官以此为依仗,这才不服将军。将军若杀丁原,并其麾下兵马,则雒阳尽归掌握之中,谁敢再有异议?”

  董卓皱眉道:“丁原麾下兵马不少,并州军又骁勇善战,与之火并,若短期内分不出胜负,等到周琦领兵而来,如之奈何?”

  李儒笑道:“今日园中丁原麾下有一猛将,颇得丁原亲待。此人勇则勇矣,却贪财好色,见利忘义,若将军许以重利,未尝不能诱其诛杀丁原,尽收其部。”

  董卓闻言大喜,遂暗中许诺吕布以高官厚禄、美女神驹、钱财金帛。

  吕布果然心动,斩原首诣卓。

  董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布善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至此,董卓威势更盛,准备继续行废立之事。

  次日,董卓设宴商议废立之事,乃谓袁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当立之。”

  袁绍心中愤恨,自己好不容易诛灭了宦官,并且袁氏兄弟都掌握了兵权,眼看袁氏就要权倾朝野,却被董卓这個浑人摘了桃子。

  袁绍心知,董卓此问乃是想要逼自己就范,如果袁氏都支持废立,那么此事基本就能定下。

  可真要如此,袁绍必然名声尽毁,袁氏在士林之中也将没有立足之地。

  念及于此,袁绍当即说道:“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

  董卓没有想到,袁绍居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当即按剑怒斥袁绍:“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袁绍看到董卓模样,心中惊惧,不敢与之硬钢,当即说道绍:“此国之大事,还请让我先出去与太傅商议一番。”

  太傅,也就是袁绍的叔父袁隗。

  董卓见状,却是压低声音威胁道:“若不立陈留王为帝,其余皇族刘氏子弟,我将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彼时,你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袁绍闻言勃然变色,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言毕,袁绍横刀长揖而出,随后将印绶悬挂于东门,奔冀州而去。

  董卓得知消息勃然大怒,就想要命人追捕袁绍。

  袁绍出身袁氏,自身又颇有名望,这些人自然不愿看到袁绍被董卓所杀。

  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颇得董卓信任。

  他们都想要暗中帮助袁绍,周毖当即劝说董卓:“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

  “今追捕之急,势必为变。”

  “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

  “将军不如赦免其罪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伍琼亦是说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董卓以为然,乃拜绍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董卓随后召来太傅袁隗,道:“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且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袁隗也没想到,自己这位曾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