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相:从征服皇后开始

第六十二章:废人葬(1/2)

 周楚暮神清气爽的来到了主殿。

 “太后身体不适,回宫休息去了,命本相主持惠帝葬仪。”

 “启禀丞相,惠帝仙去,按惯例,需从惠帝嫔妃中择几位惠帝宠爱的妃子陪葬,此事本该由太后负责,既然太后身体不适,不知丞相有何示下?”司礼监李忠上前询问。

 听到要陪葬,众多嫔妃都花容失色,生怕自己成为陪葬品,都乞求的看向周楚暮。

 周楚暮微微皱眉,没想到魏国居然还有人葬这种残忍的制度。之前杨贵妃大闹坤宁宫,说要让蓝雨熙去陪葬,周楚暮还以为是杨贵妃太过于恶毒,没想到这居然是魏国历代以来的制度。皇家都有殉葬陋习,那民间的殉葬之风,恐怕更加严重。

 这不仅是残忍愚昧的问题,还对百姓伤害极深,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以人陪葬,太过残忍,有损惠帝之德,本相实不忍为之。”

 “丞相仁厚,老奴佩服,只是此事乃是祖制——”

 “本相不记得太祖定下过此等规矩!”周楚暮呵斥道,“太祖武功赫赫,英明神武,智虑深远,怎会定下此等有违人伦、有悖天德的陋习?”

 周楚暮继续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人葬,乃愚昧陋习,是奸佞妄图损害太祖皇帝、魏国历代皇帝仁德的举动。你等不仅不为太祖正名,反倒将此事归咎于太祖皇帝,是何居心?!”

 魏国开国皇帝确实没有明文立下陪葬的规矩,只是太祖皇帝太子继位后,明确下旨将太祖宠爱的十几位妃子陪葬了,此后这件事便成了惯例。

 “老奴该死,老奴该死!老奴不能觉察奸佞的险恶阴毒,损害了太祖圣德之名,请丞相治老奴死罪!”司礼监李忠连忙跪下,用力的叩头。

 “你也不过是按惯例行事,罪不在你。”

 周楚暮环顾众人,说道:“日后不得为先君殉葬,民间亦不许使人陪葬,若有发现,举报者有功,使人殉葬者治罪,并株连全家!”

 司徒吴石上前赞道:

 “丞相此举,惠及万世,泽被天下,丞相之德,可比汉之太祖也。”

 汉太祖刘邦废除了殉葬制度。只是这个比喻就有点不像话了,将周楚暮比作汉太祖刘邦,将人臣与君王并列,明显是有意而为,讨好周楚暮。

 众臣都纷纷点头,这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刑部侍郎陆羽上前道:“自我朝实行殉葬以来,民间多有效仿。乡绅耆老一死,动则以几十甚至上百奴婢殉葬,致使民间一人下葬,千家百户出殡。百姓本就劳苦,还要受殉葬之害,天下百姓苦殉葬久矣。丞相此举,大快人心,天下万民,都将为丞相建生祠,家中立长生牌,日日感念丞相恩德。”

 周楚暮一党齐声为丞相宣声夺势:

 “丞相仁德,泽被苍生!”

 周楚暮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废除这种残忍愚昧的陋习确实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但这只是时代的落后与悲哀罢了。

 “吴司徒。”

 “臣在。”

 “卿贵为司徒,又是太常寺卿,惠帝的葬礼仪式,请吴司徒代为司仪。”

 老臣吴石有些激动,嘴唇哆嗦了一下,这是丞相对自己的看重啊。浑然忘了,这就是他太常寺卿的本职工作而已。

 “是,丞相。老臣不胜荣恩。”

 吴司徒上前,按礼制引领着新帝、宗室、众臣一步一步的完成了惠帝的葬礼仪式。

 一时间,不管真心还是假意,乾清宫内每一个人都是一副悲伤哀切的样子。

 但皇帝的葬礼,流程何其繁琐,群臣哭临,哭也不能乱哭,需要按规矩进行。

 吴司徒说新帝悲哭三声,姜居便悲哭三声,吴司徒说止,姜居便不能再哭;吴司徒说群臣悲哭三声,群臣便一齐悲嚎三声。吴司徒说止,群臣便止;然后是宗室、嫔妃......

 一整套流程下来,到了入夜时分才结束。

 按理说这场面人数众多,各方势力鱼龙混杂,正是串联的时机。但是魏国礼制严肃,越是这种大场面,对群臣的监察越是严密,每一行每一列,都有无数司礼监的小黄门盯着,在这些监察太监的注视下,每个人都不敢有丝毫逾越,根本不会有人趁着这个时机有什么动作。

 周楚暮疲惫的回到家中,宋婉韵上前来,为周楚暮脱去素服,换上舒适的长袍。

 “夫君,你身上怎么有股香气——怪怪的。”

 好在宋婉韵未经人事,不知道这是男女之事后留下的气味,而且是战斗特别激烈才能留下的麝香。

 周楚暮有些尴尬,好在他今天在偏殿,蓝雨熙双手捂在自己嘴上,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什么抓挠的痕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