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相:从征服皇后开始

第八十三章:生气(1/2)

 不过周国的国力并不比魏国差多少,甚至周国的人口比魏国还要多,军队常年保持百万以上,不是轻易能战胜的。

 匈奴,则是魏国北方最大的威胁,匈奴控弦之士近百万,人人都骑马,常年寇略魏国、周国边境,抢夺粮食人口,魏国周国都不堪其扰。

 因为楚国是魏国的盟友,周楚暮只派了五万人马以防万一。

 “左卫军的五万人马缺粮?”

 “户部说,四十万兵马调动太大,需要的粮草太多,人手不够,一时不能安排。”

 周楚暮点了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朝廷诸事繁多,惠帝丧礼,新帝登基大典,又需要赈灾,又需要调兵,各个部门都忙的连轴转,户部忙不过来也是正常的事情。

 “我记得左卫军是前往保州边境防守吧?保州有雄关阳城关在,倒是不算危险,正好这几天保州的灾情就要传回来了,确定了灾情正好要送赈灾粮食过去,既然左卫军还未开拔,便一并将赈灾粮交给左卫上将军赵不疑。”

 “相爷安排妥当,如此确实能节省不少民力物力。”

 ......

 周楚暮和王介甫处理完一批公务,又不停的又新的公务送来,直到晚间,两人才把公务全部处理完毕。

 周楚暮来到后院,宋婉韵正在指挥周楚暮的卫士准备明日施粥物资。

 “夫人,为何这么忙乱,是出什么大事了吗?”

 宋婉韵正忙得脚不沾地,听到周楚暮的话,转头白了他一眼。

 “还不是夫君做的好事,既然夫君早就做好了这么多的安排,不仅安排了大理寺萧亮,还安排了新邺府府尹王昙善,为什么偏偏不让妾身早一点准备好,现在突然要准备给这么多人施粥,妾身都快忙坏了,要不是有赖管家帮忙,妾身哪能处理这么大的场面。”

 周楚暮有些糊涂了:“夫人这话是什么意思,为夫不是已经安排了人手在各个城门施粥了吗?一应物资都准备妥善了,怎么夫人突然说准备不够?”

 宋婉韵没好气的说:“夫君是诚心看妾身笑话是吧?是,妾身不该逞能,不该自以为是,接过施粥这么大的事情,妾身现在已经吃到苦头了,夫君满意了吗?”

 周楚暮见宋婉韵生气,连忙拉住宋婉韵手臂:“夫人,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难道我丞相府施粥,还有人故意捣乱不成?”

 宋婉韵背过身不去理他:“是妾身逞能忍得夫君不快,夫君故意惩罚妾身,让妾身知道夫君的事不是我一个妇道人家可以插手的,夫君做的对,妾身以后再也不敢插手夫君的大事了。”

 周楚暮把她身子扳过来,见宋婉韵还是撅着嘴,满脸委屈之色,于是看向一旁的赖管家:

 “老赖,今天施粥发生什么事情了,你给我一五一十的说一遍。”

 “是,老爷,今天是这样的。————”

 赖管家把百姓围堵说书人,王昙善设立彩头吸引百姓的事情说了。不过赖管家并没有说今天说书人讲了些什么,他以为说书人今天讲的内容都是老爷的安排。

 其实周楚暮只是给了萧亮一个基调,让萧亮安排人把他的形象往为国为民方向塑造,还特意抄了一首前世的诗给他。

 然后萧亮就开始了自由发挥,他集合了几十个说书人,让他们树立丞相的高大形象,重点是要贬低皇帝的形象,叮嘱他们一定要让丞相成为百姓心中的神。

 萧亮让所有说书人一起讨论合作,然后他再不断修改,最后才有了今天的这个版本。

 这个版本里面,周楚暮成了一心为民,不惜对抗皇权的大英雄,而皇帝和百官成为了阻挠周楚暮的反派,尤其是皇帝,因为周楚暮为了百姓对抗他,违背他的旨意,于是皇帝摸黑了周楚暮,污蔑周楚暮为奸臣、权臣、逆贼和贪官。

 总之萧亮让一切功劳都变成了丞相的功劳,一切过错都成了皇帝的过错,而丞相的一切罪名都是皇帝的污蔑。

 他这是为了给丞相称帝造势。

 但是周楚暮不知道这一点,他以为说书人只是在正常的为他塑造正面形象。

 周楚暮听完赖管家的叙述,不由一楞:这王昙善是个人才啊!这么好的点子都给他想到了,给猜谜设下彩头,只要猜对就有十文钱。那只要第一个人猜中,后面的人跟着说一遍,不就算全都猜中了吗?这样一来,就变相成了只要来听说书就有十文钱,那百姓还不趋之若鹜?

 “王昙善这一手干的漂亮,这样一来,明天来听说书的人至少要多几倍,难怪夫人你要多准备这么多东西,原来是因为明天来喝粥的人数大增啊。”

 周楚暮笑着用食指把宋婉韵撅着的小嘴压下去:“夫人,这事不是为夫安排的,为夫要是早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怎么可能不提前告诉夫人呢?这都是王昙善那个家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